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2007年05月03日

Fascinating Hong Kong - 大押

medium_pawn.jpg走在香港街頭注意到一種古老的行業在這裡仍然十分興盛, 這是台北或新加坡沒有的. 那就是當舖.

 

暫住旅館所在的港島灣仔區與銅鑼灣區正巧是港島當舖分布最密集的地區, 也難怪我一天到晚就看到四處 "大押" 的招牌, 一入夜, 鑲綠框紅色的 "押" 字甚是醒目. 典當業按經營資金大小可分為 "當", "按", 跟 "押" 三種. "當舖" 所需資金最為雄厚, 現在大多已經消失, "押" 所需資本最小, 也是現存港澳地區主要的典當業營業模式. 不像 "當舖" 質押物品最長可達三年, 物品在 "大押" 的當期最多不超過四個月, 每借出一兩銀 (50g), 月息為一錢 (1.5g), 以港幣計算月息為 11%.

 

有趣的是, 不論是哪家行號, 招牌清一色為如圖 "蝠鼠吊金錢" 式樣, 上半部有兩個翅膀狀的部分是蝙蝠, 意為 "福", 而下半部圓圓的則取金錢的外型, 意為 "利", 加起來的意思是做這行業對人對己都有福有利.  這家同德大押的蝙蝠頭上還有個雙囍字樣, 在我看來有點 "見利心喜" 的味道. 

 


16:00 發表於 東方之珠 | 永久網址 | 留言 (0)

2007年04月27日

香港居大不易 - 申請長期居留難 - 後記

今天是我家老爺到入境事務局接受面試的日子. 叫到號碼後, 老爺到指定的窗口, 我坐在他後方約一米的位子上等.

 

談了約五分鐘後突然聽到老爺提高音量, bureaucracy, ridiculous, if really really necessary, unfriendly... 等字眼斷斷續續出現, 我有點擔心對這些公務員不禮貌可能遭受額外的刁難.

 

約二十分鐘後結束, 老爺說, 補繳的文件都沒問題, 只要再補繳一份證明婚姻關係的文件我的依親簽證申請就可以進入審核程序. 我想, 中英文版結婚證書都交了, 才請老爸去戶政事務所申請的戶籍謄本也給了, what else could it be??

 

結婚照與家庭照片.

 

天哪, 以前看電影, 可憐的移民為證明不是假結婚, 要繳交家庭照片原來不是編出來的.  電影 "綠卡" 裡, 男女主角各懷目的假結婚, 卻又要向移民局證明他們真正有夫妻關係, 照了堆假照片不說, 用力背誦對方生活習慣, 使用東西的品牌, 眼看就要騙過來家庭訪問的官員, 卻栽在最後一個問題上... 唉.

 

其實所有證明婚姻關係的文件, 照片應該是最容易做假的一項吧. 即使老爺解釋我已在新加坡住了一年半, 連我新加坡永久居民身分證都交了, 還是要交照片. 老爺答應補交, 也不忘向該官員大力稱讚新加坡政府對外來客是多麼友善, 不會那麼官僚且只要求绝對必要的文件. 基本上新加坡政府先相信你繳交的文件都是真的, 一旦發現有造假, 那可是刑事責任, 對我們這些好人而言非常方便. 

 

唉, 曾經滄海難為水, 看來應該另寫一篇大大歌誦新加坡政府的好.

23:45 發表於 東方之珠 | 永久網址 | 留言 (2)

2007年04月26日

無標題

medium_HK_047.jpg由於持旅遊簽證的關係, 必須兩週離境香港, 最經濟簡便的方式就是去鄰近地方轉一圈再入境, 如深圳, 廣州, 珠海, 澳門等.

 

上週去深圳, 羅湖商業城位在羅湖關口旁, 主要業務為量身訂做服飾, 窗簾, 販售工藝品及仿冒品. 以前在東莞工作時, 偶爾週末會跟同事去那裡晃晃. 睽違兩年, 整個地方給我的感覺變化不大, 倒是仿冒品的品牌有很大的突破, 以前主要是 LV, Gucci, Prada, 這次一去真傻眼了, 除了以上品牌仍歷久不衰, 一堆非主流名牌像 Chloe, Loewe, Agnes b., Jimmy Choo 等等, 衣服以前多半是 Polo, Armani, CK, 現在有 Abercrombie, Paul Smith, Kent & Curwen 等等, 真令人氣結. 我買過最名牌的包包是 Agnes b. 的, 因為那時沒有仿冒品, 唉, 現在我的選擇真是越來越少了... 這種變化不知是怎麼開始, 是喜歡買仿冒品的人偏好轉向了呢, 或是原先有獨到品味的小眾開始買仿冒品了呢? 可能是先有需求才衍生供應吧.

 

火車站附近新開了很多大型商場, 內部設計有越來越國際化的趨向, 寬廣明亮的空間, 展示的方式. 大多數店面卻是門可羅雀. 我們走進一些沒聽過名字的店面, 繡著 "made in Italy" 的襯衫, 隨便一件都要兩千多人民幣, (要花兩千多人民幣, 在哪裡不能花? 我頭殼壞掉去買件不知什麼鳥牌的衣服?), 難怪沒人逛. 一般人怎麼消費得起... 經過 Benetton, 我看到我才在香港買的圍巾, 出於好奇, 我問了價錢, 小姐說 RMB395. 哇勒, 開什麼玩笑, 在香港 HKD195...

 

真沒想到現在逛大陸的商店也讓自己覺得像個窮人一樣...
 

10:15 發表於 東方之珠 | 永久網址 | 留言 (0)

2007年04月25日

香港居大不易 - 申請長期居留難

跟新加坡比較起來, 香港顯然不是一個鼓勵移民的地方.

 

來港前, 我家老爺的雇主倉促替他辦理工作簽證, 因我的資料不齊, 我們想我先用旅遊簽證入境再自行辦理依親簽證一定沒問題, 拎著兩卡皮箱便來到香港.

 

按規定, 申請依親簽證要繳交的文件, 我有的都交了, 加上一份老爺雇主的擔保信函,  我心想, 這雇主好歹也算全球知名企業, 有這份信就像打了保證. 話說二十幾天過去了, 毫無音訊, 雖說境管局寄明信片通知申請人切勿詢問申請進行狀況, 無奈我的旅遊簽證快過期, 只好去境管處諮詢下一歩該怎麼做.

 

輪到我 "應訊"時, 我說明來意, 官員慢條斯理打開我的檔案說, "喔, 我們昨天準備了一封信, 要請你的保證人 (也就是我家老爺) 來面談, 還要補繳這些文件, 之後須要兩個月, 若文件都沒問題才會核發依親簽證..." 說著給我看那封信密密麻麻勾了一堆. 我說我還沒收到信, 官員好心地幫我影印一份並逐條解釋所需文件.

 

除須攜帶所有我繳交文件的正本供對照之外, 還要我家老爺過去兩年工作, 薪資及納稅證明, 我說我先生才調過來, 以前都是在新加坡工作繳稅, 所以我送件時附上一份 2006 年年終雇主寫給我家老爺的 "感謝狀" 謝謝他 "多年來" 出色的表現, 2006 年花紅多少, 薪水調整多少等等云云以及兩年新加坡納稅資料作為證明, 官員看了一下說, "喔, 那要妳先生寫一封短信說明過去兩年為什麼沒在香港納稅." Hello? 無法 read between the lines 看出我家老爺過去兩年沒在香港工作嗎?

 

又, 申請人, 小妹我, 還要寫篇 "短文" 提出我必須來港依親的理由. ㄟ... 我有點說不出話來 (夫妻同住不是很天經地義的事情嗎?)

 

最經典的一條, 要我提供國際長途電話費帳單 "以玆證明我與我家老爺的婚姻關係". 用越洋電話費證明夫妻關係? 我解釋, 我們住在一起, 無法提供國際電話帳單. 官員說, 喔, 那就不用. 拜託喔, 在提出要求之前可不可以先分析一下要求的合理性? 就算我們分居兩地, 沒有聽說過 MSN 跟 Skype 嗎? 誰還在用國際長途電話啊...

 

不像新加坡在審核長期居留申請文件時期會先核發臨時較長期的居留許可, 我只好先重新申請一年期的旅遊簽證, 繼續我兩週須離境到鄰近內地城市轉一圈再入境的香港生活, 大力支持祖國旅遊事業的發展, 直到拿到依親簽證為止. 我只能大嘆申請香港居留的困難度可比德國, 還是我已經被新加坡歡迎移民的政策與高行政效率寵壞了呢? 

 

 

 

 

 

 

 

09:20 發表於 東方之珠 | 永久網址 | 留言 (0)

2007年04月23日

香港居大不易 - 一切向錢看?

medium_HK_011.jpg香港是個很特別的地方, 地小人擠卻到處充滿活力. 也挺商業化的. 處處名牌精品店, 賽馬投注站, 廣告招牌, 再再吸引人們伸手進口袋把錢掏出來. 不像新加坡只允許不到百分之三十的公共交通工具作為廠商宣傳的媒介, 這裡的巴士和電車多數貼上巨幅廣告成為活動招牌, 從精品, 房地產, 餐廳, 3C 產品到投資理財廣告, 從早到晚穿梭於香港大街小巷刺激人們消費的慾望

 

我們搬到香港後暫住酒店式公寓, 這公寓是全新的, 內部中國式裝潢看來素淨雅致, 有一般住家的便利 (配有洗衣乾衣機以及廚房), 又有人每兩天打掃一次, 地處銅鑼灣附近, 不到六十平方米大小的公寓月租兩萬五港幣. 因地理位置絕佳, 附近房屋仲介公司貼出的賣房廣告動輒兩三千萬港幣, 換算面積下來也不過是四五十坪大. 上週末陰錯陽差去九龍半島看了新推出的樓盤, 號稱兩房一廳的室內面積不到十五坪大的全新公寓要價約三百八十萬, 所謂 "號稱", 因為若在房主人內放張雙人床, 床的一邊靠窗, 床頭床尾緊貼著牆壁, 只能從一面上下床. 另一房大概放張單人床也差不多滿了.

 

因辦依親簽證需要住所證明, 我家老爺的雇主雖已提供一份信函證明他的工作, 住所等, 我自認為由公寓提供的住宿證明更有效力, 於是與公寓管理經理聯絡, 女經理問清我們資料以後說公寓管理處很樂意提供住宿證明, 一份要收手續費五百元. "Five hundred dollars??" 我想我重複 "五百元" 的音量大概震耳欲聾, 倒不是我天真到以為公寓會免費提供服務, 不過五百港幣一份住宿證明? 我極力壓抑差點衝口而出的 "It's a rip-off!" 她說我先生提供的那份公司信應該已經足夠, 我也只好順勢找台階下說會跟我先生商量, 若有需要再麻煩她.

 

又, 話說我家老爺在匯x銀行申請信用卡, 申請不久後要補寄工作合約, 又等了快兩週, 銀行寄函通知四個工作日後可憑密碼去某分行領取信用卡, 四個工作日還沒過, 卡都還沒到手, 第三天就收到第一份信用卡帳單, 申請信用卡年費四百八十港幣. 台灣, 新加坡好像還沒有聽說申請信用卡要年費, 我家老爺一氣之下打電話給銀行說若不能免除年費則請銀行取消信用卡.

 

好多朋友都說羨慕我住在香港, 可以每天血拼.

住在這裡才覺得一切向錢看, 深刻體會有錢的重要性, 沒錢怎麼拼啊...

 

 

 

 

 

 

21:50 發表於 東方之珠 | 永久網址 | 留言 (0)

2006年05月29日

鼎泰豐在新加坡

以前到新加坡旅遊, 看到鼎泰豐只是很驕傲地向朋友介紹, 這是紐約時報評為世界十大美食的店, 台北的喔. 但怎麼樣也不會想進去吃. 要吃回台北吃正宗的就好嘛. 自從定居獅城, 鼎泰豐似乎成了唯一可以慰藉鄉愁的地方, 隔這麼一兩個星期就想去吃一次.

鼎泰豐在新加坡從四五年前在烏節路上百利宮地下室第一家店到現在已有三家. 誇張的是, 另一家就開在百利宮對面 Wisma Atria 樓下. 還是座無虛席. 這兩家購物中心緊鄰義安城高島屋百貨. 台北市兩家鼎泰豐幾乎天天有日本旅遊團報到, 當初選在這個地段是不是考慮到鼎泰豐在日本的名聲響亮就不得而知.

這三家我都吃過. 陳設裝潢與台北相似, 簡樸清爽, 食物美味也與台北無大差異. 小籠湯包比杭州的鼎泰豐要接近台北的水準, 每一家鼎泰豐的入口都設有精美食譜立牌, 另外有放大照片特別介紹小籠包, 強調每一個小籠包至少擁有十八道皺折封口, 玻璃隔間開放式的廚房也是賣點, 常有過客圍觀師父好手藝.

我比較喜歡 Wisma Atria 的分店, 這裡的小籠包蒸餃燒賣都有五件裝小份的, 兩人用餐時, 可以點較多種的餐點來分食. 這幾天我家先生出差, 昨天一個人去犒賞自己一週工作的辛勞, 點一份五件裝小籠湯包, 一個特小碗酸辣湯, 加上小菜一道. 這道芝麻菠菜台灣沒有. 菠菜汆燙擠乾水分後, 用鹽醃上, 拌上白芝麻和麻油, 小菜份量很少, 大約只有八乘十公分的白色小方盤, 盛上翠綠的菠菜, 點綴以米色的白芝麻, 十分爽口.

我一邊享受著家鄉風味的美食, 一邊觀察眾生相. 鼎泰豐會成功除了食物的美味, 我覺得對服務人員的管理成功佔很重要的因素. 這裡的服務人員也穿著黑白色制服, 服務迅速而專業, 隨時有人來清理桌上不需要的餐具, 杯中也總是有充足的茶水, 是去某些本地餐館無法享受到的. 真希望鼎泰豐能再多開幾家分店, 我可以更常去光顧.

21:47 發表於 人在獅城 | 永久網址 | 留言 (0)

2006年02月16日

種族主義為環境造成

 

小孩偏好跟自己一樣膚色的人種

 

在三個月大的時候, 小孩就可以清楚地辨認人們有著跟自己一樣或不一樣的膚色. 白種人小孩偏好白膚色, 黑人小孩偏好黑膚色 這是習慣使然.

 

 

Yair Bar-Haim 以及同事的這項研究報告結果第一眼看起來好像是說小孩子是天生的種族主義者. “對自己相同膚色的偏好在三個月大時已經顯現”, 這位心理學家以及他的研究小組在最新一期 心理學”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2, 159) 雜誌上如是說.

 

再看一遍後發現情況比看起來要複雜的多: 雖然白種人小孩明顯偏好白人的照片, 而黑人的小孩較愛觀看黑膚色的臉孔. 但這種區別只顯現於那些長期跟自己相同膚色人種相處的小孩身上. 那些在生活週遭同時可密切接觸兩種人種的小孩則對於自己的膚色沒有偏好. 多文化, 至少多種族的共同生活多少可防止出現於幼兒期潛在的種族主義.

 

在這項研究中, Bar-Haim 以及同僚使用一種研究幼童行為常用的方法: 他們以三歲大幼童觀看特定圖片的時間長短作為依據. 這種方法的邏輯是, 當同時間顯示的兩張相片其中一張被觀看得較久, 即表示該相片較受到偏好. 這些幼童坐在他們母親的大腿上觀看前方手提電腦螢幕上顯示的一張歐洲人以及一張伊索匹亞男人或女人的照片. 這些照片的美醜事先經過以色列及伊索匹亞成年人的篩選, 以避免受測幼童較受到漂亮照片的吸引. 研究者躲在可從後方觀察的鏡子後觀察幼童目光與照片的接觸並紀錄時間長短.

 

十二個受測幼童來自以色列白人家庭, 還有十二個幼童, 父母都是伊索匹亞人, 正等著移民到以色列, 另外十二個幼童也有著伊索匹亞的父母, 但他們生活在以色列的移民中心. 在那裡有機會經常接觸白色及黑色人種.

 

研究結果顯示: 白人幼童花較長時間凝視白人臉孔, 而黑人小孩偏好黑色面孔. 只有在移民中心生活的孩子們較為中立: 他們花同樣長的時間在兩種不同的照片上. 對自己膚色的偏好 只出現在那些周圍大多是單一族群的幼童身上”, 研究學者表示. 他們並引述另一項研究的結果說, 根據研究結果, 一對韓國夫妻認養的白人小孩可能對於歐洲面孔比韓國面孔更加能夠辨識.

 

看來, 只有極少數例子是由於基因造成先天對膚色的偏好. 更重要的是環境.

cis

 

譯自 www.spiegel.de Feb. 15, 2006, Wissenschaft>Mensch & Technik, "Diskrimierung"

20:40 發表於 小心譯譯 | 永久網址 | 留言 (0)

2006年01月06日

吃在獅城

新加坡衣食住行跟台北沒大差別, 當然啦, 這裡四季如夏, 有人說新加坡只有兩種季節, hot 和 very hot, 冬衣是用不到的, 其他生活習慣差異不大. 不過吃的方面我覺得一般說來比台北市要便宜. 新加坡不是沒有好的餐館, 東海岸公園內的幾個海鮮餐館提供著名的胡椒蟹, 辣椒蟹及其他各式生猛海鮮, 不過很多好吃且有名的東西就只有在小吃攤 (hawker center) 才能吃到, 像馬來叻沙 (Laksa), 印度薄餅 (Roti Prata), 海南雞飯, 肉骨茶, 炒福建麵, 炒蘿蔔糕等等.

馬來叻沙是粗米粉浸泡在混合咖哩, 椰漿, 花生粉, 蝦米碎, 各式香料和辣椒煮成湯汁裡. 由於粗米粉不是在湯裡一起煮, 所以並不會稀爛, 加上用以熬湯汁都是香氣十足的材料, 一碗香噴噴熱騰騰的 Laksa 端上桌, 呼嚕下肚一口也不能停.

印度飯以香料眾多聞名, 重味道的咖哩, 除了可以搭配添加不同香料而成的彩色米飯, 也可以搭配烤麵包或印度薄餅. 印度飯的小吃攤最吸引人之處就是廚師當場做薄餅. 只見師傅抓著薄餅的一端將另一端朝空中甩, 並順勢將薄餅用力甩在調理台面上. 直到整張薄餅薄如紙張, 中間可加雞蛋, 或大蒜末, 或花生醬等等, 放到鐵板上, 將餅的四周往中間摺疊成一個方形, 翻個面, voila, 一張美味的 Roti Prata 就出爐了. 若不點肉, 廚師也會給一小碗咖哩肉汁, 蘸薄餅吃.

海南雞飯吸引人處在於飯香雞嫰. 大米飯用雞油一起蒸煮, 香得不得了, 配上大蒜辣椒末的蘸料, 一口雞一口飯, 實為人間美味. 肉骨茶說穿了也就是排骨湯, 但是配方每攤各異, 有的加上白胡椒粒一起熬煮, 有的也有加藥材, 吃的時候常佐以油條. 炒福建麵和炒蘿蔔糕的做法在台北沒見過. 福建麵將油麵與米粉加上蝦仁, 香料大蒜辣椒拌炒在一起, 上桌時店家會附上一小碟特製辣椒醬及一個金桔般大小的小檸檬, 食客將檸檬汁先擠在麵上拌勻後食用. 炒蘿蔔糕用大火將切成小丁的蘿蔔糕與蝦仁和雞蛋拌炒在一起, 起鍋前拌上蔥花, 蝦仁鮮味加上蛋香, 別有一番風味.

新加坡政府在 1997 年推行小吃攤分級制度, 就攤位的整體環境管理, 食物調理區的衛生, 人員衛生, 食物清潔, 及是否有不該出現的 "小動物" 來評定小吃攤的等級. A 級優良, B 級好, C 級一般, D 級則在一般之下. 要拿 A 級, 除了要維護用餐的環境 (裝盛剩菜剩飯的容器必須隨時都掩蓋著, 食具不得有破損), 人員衣著必須清潔, 不得留長指甲, 必須戴手套才能接觸食物, 食物必須被妥善地保存 (生熟食分開擺放, 熟食不得暴露在空氣中), 食物食具或煮菜用具任何時候都不得擺放在地上... 商家必須將等級告示掛在攤位顯著的位置, 好讓食客在選擇食物時有所依據. 像我怕 "三桶水" 攤販, 已經很久不吃夜市的食物, 但是到此地也能入境隨俗敢在小吃攤用餐, 還得感謝這種分級制度哩.

15:10 發表於 人在獅城 | 永久網址 | 留言 (0)

2006年01月04日

環保不及格

到新加坡半年多了. 常有以前同事笑我從天堂 (慕尼黑) 掉入地獄 (東莞) 現在又回到了天堂.

確實, 在進步國家如德國新加坡生活, 的確享受某種程度的生活品質, 因為有機構監督, 你不大需要擔心喝的水是否不乾淨, 吃的東西是否有問題.

目前讓我感覺這兩地最大差異之一在於環保概念的落實.

德國, 這樣可能以篇蓋全, 因為我只在慕尼黑長住過, 就拿慕尼黑來說吧, 這個南德第一大城可以說是一個環保到骨子的地方. 在慕尼黑市區, 處處可見大型回收桶, 通常好幾個連在一起, 上面標明回收的物品, 包括紙類 (所有的舊報紙雜誌及利樂包飲料包裝盒或牛奶盒), 玻璃 (無色玻璃, 綠色玻璃以及咖啡色玻璃還要分開), 塑膠製品 (舉凡所有可以想得到的優格盒子, 超級市場盛裝蔬果的透明塑膠盒, 包裝火腿起士的塑膠封套, 餅乾糖果的塑膠包裝袋...), 金屬 (多半是罐頭, 玻璃瓶上的金屬蓋), 若是住在郊區有庭園的家庭, 還需要把殘羹剩菜及修剪下來不要的花草樹枝丟到所謂 Kompost 堆肥桶. 這些回收桶都定期有專門的車子來清理. 在這樣嚴密的垃圾分類系統下, 其實根本不會有 "垃圾" 出現, 因為幾乎所有的資源都可以再利用. 不只如此, 公共廁所提供的衛生紙也是黑不溜秋又粗又硬的. 我第一天到德國, 還把公廁衛生紙撕下一截寄回家 (那時還流行寫信), 因為在台灣二十幾年也沒看過更甭說用過那麼原始的衛生紙. 買東西得自備購物袋, 塑膠袋要錢, 一般菜販水果攤也只用圓筒型的牛皮紙袋裝.

以前在慕尼黑一到週末就忙著把收集一週的垃圾一袋袋提到住家附近的回收桶一一丟棄. 一到丟垃圾的時候才會驚訝的發現一個人的家庭竟然可以製造那麼多的垃圾. 台北從這一兩年開始慢慢開始注意環保問題, 老爸固定在某一天丟紙類, 塑膠製品也都拿到附近超市回收桶丟棄, 老媽每晚六點十五分就出門丟廚餘.

到新加坡發現塑膠袋使用超級頻繁, 不僅超市, 小吃攤賣外食也多用塑膠袋, 還有新加坡人特別喜歡喝冷飲, 到這兒看到專門裝冷飲的小型塑膠袋, 袋口打了兩個孔, 用塑膠繩穿過, 便於手提,
大多數的包裝上也未標明資源回收的警語或標示. 我住的這一區大概也有上千戶, 就看到三個小小的資源回收桶孤單的站在不起眼的角落, 我從未看到有人去丟東西, 我去丟的幾次也發現很容易就可把東西丟進去, 不像慕尼黑的回收桶常常被塞到爆. old habits die hard, 我還是都把能回收的資源分類放在大袋中, 三不五時就拿下樓去丟. 這麼小的國家確實有很多令人稱讚的地方, 不過資源回收這方面真的不及格, 還需多多努力.

15:45 發表於 人在獅城 | 永久網址 | 留言 (0)

2005年12月26日

生死有命

前幾個月, 泰國氣象學家 Dr Smith Dharmasaroja 預測今年十二月及明年一月間在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將會發生大地震及海嘯.

 

此人在 1998 年即曾經預測泰國總有一天會歷經毀滅性的大海嘯, 當時這項說法雖廣為媒體報導卻未引起當局重視, 反而視他為影響泰國觀光業的危險人物, 普吉島甚至將此人列為黑名單, 不歡迎他到該島觀光. 去年十二月, 他預測的 Killer Tsunami 終於真的發生了, 所造成的傷亡世人有目共睹, 無須贅述. 此人也被總理招回組織國家災難警報中心並發展相關對策.

 

這次他預測, 將有類似去年聖誕節在泰國發生毀滅性的地震加海嘯, 只不過震央會北移, 所以預測海嘯將直撲麻六甲海峽並淹蓋過新加坡, 因為新加坡地勢低漥, 且海岸線又離市區很近, 沒有足夠的距離可以舒緩波浪.

 

看到這個預測, 心裡除了一陣發毛之外, 也沒有別的想法. 新加坡確實很小. 本島約 620 平方公里, 最高的武吉山海拔 165 公尺. 一平方公里平均六千人的人口密度, 一旦發生像泰國那種大海嘯, 我住在離海岸邊約十分鐘腳程之處, 十分鐘內我大概剛好能從所住組屋的十三樓爬樓梯爬到最高的二十五樓, 但還要祈禱海浪不要大到摧毀了這些組屋的結構, 要是好不容易爬到樓頂, 但大樓被腰斬, 爬上去好像也沒三小路用. 腦中出現電影 "明天過後" ("The Day After Tomorrow") 紐約市被大水淹過結冰的畫面, 想像半個新加坡泡在水裡的景象... 這樣的大災難若真的發生, 也只能說生死有命, 看老天是要你死或要你活, 渺小的人類是無法與大自然對抗的.

 

十二月二十六日是南亞海嘯一週年紀念. 這幾天電視上一直重複播報當時發生災難遊客錄到的影像畫面, 也訪問浩劫餘生的人們有關一年來的生活狀況. 希望罹難者能安息, 也祝福他們的家人能找到活下去的勇氣與希望.

11:35 發表於 胡言亂語 | 永久網址 | 留言 (0)

2005年12月21日

Who Were You?

http://www.thebigview.com/pastlife/

根據這個測驗的結果, 我大概在西元九百年左右出生於澳洲西部 (咦? 就算我活一百歲好了, 那從西元一千年到我這輩子出生的年份也隔了快一千年, 中間我在幹嘛? 環遊世界嗎?) 上輩子我也是女的 (好, 這點還不錯, 我還挺喜歡當女的, 去年穿了耳洞, 根據無可靠來源的民間傳說, 穿了耳洞以後生生世世都只能當女的了...), 職業是神職人員 (我是修女? 難怪我這輩子還是喜歡說教) 或養蜂人 (我暫時想不出我這輩子與蜜蜂或蜜蜂有關產品的任何關聯, 除了幾天前買的歐舒丹蜂蜜保濕霜). 喜歡追根究底 (嗯, 這輩子還是狗改不了吃什麼), 喜歡看書 (就是上輩子把書都看光了, 這輩子超不愛看書), 有戲劇天份, 是個天生的演員 (喔, 現在才知道我為何不由自主喜歡模仿別人)

 

奇怪的是當我把我家先生的生日輸入做測試, 得到幾乎一模一樣的答案ㄟ, 除了他比我晚六百年出生, 是個海員或做鞋的. 難道我們上輩子就在澳洲認識?

 

Just for fun. Try it!

10:30 發表於 胡言亂語 | 永久網址 | 留言 (2)

2005年12月15日

利馬幫幫忙

剛看某台灣新聞台播報某地失火奪走一家大小性命的新聞. 新聞記者在失火現場採訪, 不知哪裡拿到一只手錶, 對手錶上顯示的時間要大做文章, 突然冒出一句, "這手錶是誰的?" 被問到的不知是在勘查現場的警察或消防隊員愣了一下說不知道是阿公的還是誰的. 接著記者以 "手錶停住的五點二十四分表示起火的時間" 做本節新聞的結尾.

可能我以前物理化學天文地理都沒學好吧. 不過我有點懷疑這位記者何以能夠判定手錶停住的時間正是 "起火" 的時間呢? 有可能手錶零件因為環境溫度過熱膨脹而故障, 有可能電池沒電到昨天的五點二十四分就停擺... 記者大概也像我們寫部落格裡的文章一樣, 總是想破頭硬要從上下文中湊出一個看來不太牽強的結尾, 既然沒有其他的發現可以報導, 只好用這個聽似完美的推論做結. 當時我真怕他會說 "手錶已故的主人阿公的在天之靈冥冥中指示著火警發生的時間, 希望能從這個時間點找到起火的原因" 還好他沒有.

接著一則討債公司的新聞. 討債公司一直無法找到某位債務人, 對該大樓其他住戶以三秒膠灌注鎖孔洩憤. 記者訪問倒楣的鄰居, 換個門鎖要一千八百元, 竟然問 "你現在很生氣嗎?" 利馬幫幫忙. 這種問題跟那種在重大事故橫屍遍野現場問罹難者家屬 "你現在心情怎樣" 一樣的沒大腦. 難道記者期待另類答案嗎? "喔, 我很高興啊, 因為我家正好是開鎖的, 這樣一來我可以賺很多錢" 或是 "我跟他感情不好, 早就希望他死掉, 這場事故正好解決了我的問題"...

讓我想到幾年前紅極一時的諷刺某女主播的老笑話. 人稱此女主播不甚靈光又不愛做功課, 常常提出一些令人噴飯的問題,

"請問櫻花鉤吻鮭和綠蠵龜有什麼不同?" -- 答 : "一個是魚一個是龜"

"請問經國號戰機和 IDF 戰機有何不同?" -- 答 : "一個是中文名稱一個是英文名稱"

採訪分屍案, "請問檢察官, 這個案子有他殺的嫌疑嗎?" 檢察官無語問蒼天無法回答...

唉, 利馬幫幫忙...

14:25 發表於 胡言亂語 | 永久網址 | 留言 (1)

2005年12月12日

譯國風情

剛從 101 走路回家. 經過仁愛路四段國父紀念館對面的 "北平都一處" 餐廳. 餐廳高朋滿座. 既是北方館, 小米粥, 餡餅, 燒雞, 醬肉燒餅, 酸菜白肉火鍋等等, 一應俱全, 都一處還有一種 "褡褳火燒" 算是他們招牌菜之一. 名字新奇, 其實有點像超大型的鍋貼, 兩端折起來烤, 狀似古代商人揹在身上中間開口的長形錢袋, 故名褡褳.  餡料包括瘦肉, 蝦仁, 韭黃, 海參, 配上烤得金黃香脆的外衣, yummi... 這是我們每去必點的一道菜. 我們都還滿喜歡那兒的口味, 有一陣子常去. 但發現那裡結賬十次有九次算錯, 久而久之心裡不愉快也就慢慢不大去那裡用餐. 不過每回經過門口我還是會看一看它的招牌, 我覺得當初翻譯店名的人真是天才, 信達雅兼具且令人回味無窮, 下回看倌路過別忘了看看, "都一處" -- Do It True.

 

這讓我想到另一個異曲同工的譯名是早期極負盛名的延平北路 "黑美人大酒家" -- All Beauty, 台語 "黑" 者 "All" 也, 美人者 Beauty 是也. 妙極! 

印象中好像還有好幾個妙不可言的譯名, 不過沒特別記下來. 歡迎看倌留言跟大家分享.

 

 

 

21:50 發表於 小心譯譯 | 永久網址 | 留言 (2)

2005年12月11日

一粒老鼠屎

身邊條件好卻仍然單身的女性朋友一堆, 不論學歷, 不管工作領域或資歷, 有些個性看來也十分不錯的, 但就是離有緣人有那麼點距離.

 

好友 W, 長髮大眼, 身材姣好, 國立大學畢業中英文俱佳. 雖談不上外向活潑, 但應對進退無不得體大方. 從大學時代筆友, 系友, 社團, 到現在網友, 文友, 相親, 不論經人介紹或自己認識算是閱人無數, 偏偏就沒有一個可以逬出火花的.

 

聽說最近網上認識某自稱留美博士, 現任某大上市公司財務經理. 伊媚兒往返數次, 印象還不壞. 前兩天聽她說用 msn 開始聊天了. 不知進展如何. 我才一開口要問, 她說, msn 上聊了一會兒, 此君就以輕浮口吻要求 W 更換放在 msn 上僅露下半臉的相片, 不然只能看到 W 的 sexy lips, 無法窺其全貌. 談話幾分鐘就說對方 sexy, 這聽來可不是恭維, 輕佻態度已讓 W 有一點戒心, 繼續跟他扯, 說到彼此唸的學校與生活的環境, 不料此君竟突然說, "I read 建X國小."   ??? pardon me???  喔. 冰雪聰明的 W 還得花五秒鐘思考才悟到此君 "就讀" 建X小學. 哇, 留美博士ㄟ... 不會吧... 這個 "read" 猶如一顆老鼠屎, 一下攪壞了 W 想與他聊下去的心情, 交往? No door lah... 門都沒有哩.

 

同樣栽在英文 "屎" 上還有另一個好像也自稱留美碩士. 此君似乎曾經與 W 網上遇過一兩次. 中間隔了有一段時間失聯, 有天此君突然發個訊息說要約 W 在 101 見面. 疑惑的 W 問他 "Do I know you?" 留美碩士一句 "Yes, you ARE." 與上例 read 異曲同工, 當場頓失興趣. 怎麼了? 現在留美的碩士博士都靠專業知識拿到學位不靠英文文法嗎? 當然啦. 英文不是我們的母語, 說寫英文要不犯點小錯是不可能的, 不過若這兩位仁兄不自稱留美, 可能這兩個錯誤聽來也不那麼刺耳吧. 

 

W 高中時代曾有一筆友, 建中的. 此君學識豐富, 筆跡優美, 兩人魚雁往返甚久, 對此君也十分心儀. 到了令人臉紅心跳的時刻, 兩人終於約出來到咖啡廳喝茶, 相談也算愉快, 壞就壞在結帳時此君不動如山, W 乖乖付了帳, 此君還說 "我哥哥說賺錢不容易, 要省一點..." 省到別人口袋去啦. 好吧, 謝謝再連絡. 數年情傃一夕降溫不少. 過度摳門的人, 別說男人, 女人也一樣令人不舒服.

 

有次一同逛街, 看到某名牌手錶, W 說她曾經認識該品牌代理商 A 君, A 君高大英俊, 個性也 man, 又體貼, 對 W 一往情深大獻殷勤, 交往那段時間還在某大, 非常大的電子公司上班, 是所謂電子新貴, 每年年終分股就不知分多少... 哇, 聽來此君真是 perfect. 我問, 那後來怎沒在一起? W 搥胸頓足說當時嫌 A 君 "笑聲太難聽", 現在雖後悔不迭, 但使君有婦, 往事只能回味... @_@

W, 祝福妳早日遇見有緣人!

2005年12月10日

莫 "名" 其妙

前兩天和朋友談論命名, 有人說名字中有字是獨立自成部首的這種人比較容易落單, 婚姻較會出問題或不容易成婚. 單名者, 要把單名拆成兩字, 若拆開的兩字中有字是部首的也一樣不好.  命名學學問大, 不是我要寫的主題.

 

常有人說姓 "吳" 的名字難取, 諧音 "無", 取個吳德, 吳芝, 吳財發, 吳祿雍... 好像都很 negative. 

 

姓 "楊" 的男性絕對忌諱單名一個 "偉" 字. 姓 "卜" 的最好也別叫 "舉".   姓 "朱" 的不能取名 "朱宗", "朱絹", 姓 "費" 的不能叫 "費仁", "費妍", "費華".

姓 "施" 的不能叫 "施理", "施泰", "施真", "施世".

姓 "凌" 的倒可以叫 "凌 (零) 故障", "凌 (零) 缺點". 姓 "吳" 的 "吳雙" 還不錯, 是 "無雙", 別想成 "無霜".

 

記得小學一個學弟姓 "冷", 難取名嗎? 不會, 他叫 "冷則強" 夠強吧 . 前一個工作遇到過姓梁單名爽的小姐, "梁爽"也不壞. 還有一個小助理, 姓李名好, 老外客戶來中國, 最喜歡跟她用不標準的國語 "妳好" 來 "妳好" 去的, 為辦公室增添不少樂趣.

 

我家先生有個舊識姓 "史" 名 "進超", "使勁操"? 從小被笑到大, 改單名為 "舉", 唉, 還是滿腦子那檔事兒, 活舉硬舉還不夠, 還得死命的舉, 哇勒...

 

 

12:10 發表於 胡言亂語 | 永久網址 |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