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2009年10月09日

愛情限時簽 vs. 二見鍾情

p.jpg這兩天看了Sandra Bullock “The Proposal” – “愛情限時簽 或港譯 求婚的惡魔”.

 

好看嗎? 有點失望. 其實早幾個月前 “Time” 就已經有文章介紹這部片子, 影評不甚佳, 所以其實失望也算是意料中事.

 

故事簡單, 蛇蠍般惡毒的公司主管 Margaret 因為簽證問題即將被遣返回國, 這強悍自私的女人靈機一動脅迫年輕有為一心向上爬的男助理 Andrew 和她假結婚, 以便留在美國繼續她的事業.

 

可想而知, 女主管絲毫不通人性, 一切以自身利益為出發, 不惜用升官要脅對她忠心耿耿的助理, 承擔萬一東窗事發可能重罰 25 萬美金外加坐牢的危險, 和她結婚. 助理不論出於什麼理由答應要幫助她, 但是帶她回老家見他父母家人的一個週末, 神奇讓女主管看清自己自私的面貌, 卻也讓兩人真正擦出愛的火花, 以喜劇收場.

 

故事發展只能說 predictable 猜都猜得到. 我個人覺得可能看起來不大流暢是因為 Sandra Bullock 不大適合飾演那種強悍自私的角色. 就不像她.

 

Sandra Bullock 算是我滿喜歡的女演員, 90 年代初期演過一些電視劇後, 上大螢幕和其他大明星合作, 例如 93 年和 Kiefer Sutherland, Jeff Bridges 失蹤” – The Vanishing 之中, 飾演出現短暫即莫名失蹤 Sutherland 的短命女友, 同年還有和另外兩大明星 Sylvester Stallone, Wesley Snipes 合演的 Demolition Man “超級戰警 演一個警察吧, 雖然看過那部片但對她毫無印象. 94 年和大帥哥 Keanu Reeves 合演的 Speed “捍衛戰警 算是真正嶄露頭角, 紅通通的臉頰, 俏麗的短髮, 一個巴士乘客無意捲進一場恐怖份子的襲擊, 意外成了拯救全車乘客的女英雄, 帥哥配美女, 故事緊張刺激, 讓兩人突然大紅大紫起來, 自此她那種鄰家女孩的親切形象深植觀眾心中.

 

另外一個非常成功鄰家女孩的角色則是在 95 年的 二見鍾情” – While You Were Sleeping. 我個人非常喜歡的電影. 二見鍾情裡, Sandra Bullock 飾演一位芝加哥高架鐵路收票員Lucy (多通俗的鄰家女孩名), 暗戀每日通勤的某大帥哥乘客已久, 一天, 兩個小混混企圖搶劫, 一把將大帥哥推下月台, 帥哥昏迷在鐵道之間, Lucy 只得奮不顧身跳下營救, 隨著昏迷的帥哥前往醫院, 陰錯陽差被誤認為是帥哥的未婚妻, 又無法更正錯誤, 在醫院認識了帥哥一大家子親人, 帥哥一直昏迷, 正值聖誕節期間, 家人邀請 Lucy 一起過節, 短暫相處讓這家人都喜歡上她, 特別是帥哥的弟弟 Jack, 兩人個性相投, 發展一段若有若無曖昧的情愫, 但礙於叔嫂關係兩人只能抱憾保持一定距離. 帥哥甦醒, 在教父的諄諄教誨下, 決定迎娶這位不認識的未婚妻, 在醫院小教堂舉行婚禮時, Lucy 終於誠實面對自己對 Jack 的感情, 舉手阻止婚禮進行. (雖然我看了十次以上吧, 每次看到這一段都還是會哭出來.) Jack 如釋重負, 不久後, 帶著一家老小和結婚戒指去收票亭下跪向 Lucy 求婚, 有情人終成眷屬.

 

二見鍾情和愛情限時簽故事架構有點類似. Sandra Bullock 飾演角色都是孤身一人, 父母雙亡又無兄弟姊妹, 兩個角色都捲入一場不以愛情為基礎的婚禮, 婚禮也都在最後關頭因為自己良心不安而喊停, 不安的原因也都是因為男主角的家人又和善又親切 (相同的還都有個年邁的老奶奶), 她太受感動而不忍心繼續欺騙男方家人. 不過兩片相比, 二見鍾情高明多了, 大概角色比較適合她的親切形象, 對親情渴望加上對 Jack 的愛情讓她在最後關頭喊停更有說服力, 反之, The Proposal 好像就看不出上司助理兩人擦出火花的必然性, 因為照劇本, Margaret 應該是個目中無人自私惡毒的賤人, 原文說 “poisonous bitch”, 周圍的人尤其是她助理對她好是理所當然的. 幾天之內竟然有如此重大的轉變, 個性上好像有點不連貫.

 

這兩部片相隔 14 , Sandra Bullock 臉上明顯看得出歲月的痕跡, 雖然她仍然十分苗條但感覺好像拉過皮還是什麼的, 臉上有點不自然. 我覺得可惜了, 她其實不該接這部片子的, 尤其還有裸露鏡頭, 雖然只是側面短暫的露了一下, 當年清純可愛的鄰家女孩可說票房保證, 卻要在年華老去時才用脫衣當賣點 . 可惜.

 

 

 

2009年09月25日

偉大的小人物

這幾天香港有條地方新聞, 不知其他地方是否有機會看到. 現年八十二歲人稱 三嫂 的袁蘇妹老太太前天與其他包括專科醫生, 資深大律師, 財團副主席以及銀行執行董事等共十人齊獲頒香港大學 2009 年名譽大學院士.

 

香港大學自 1995 年起, 頒發名譽大學院士頭銜給予對社會或對港大有傑出貢獻的人士, 可想而知, 大多數是政商學界精英. 這位三嫂, 沒受過教育, 只會寫自己的名字, 獲頒此殊榮的原因是她退休前在港大宿舍食堂服務了超過四十年, 所照顧過的學子無數, 當中也不乏有人後來成為社會傑出份子.

 

袁老太對這份意外的榮耀很謙虛, 說一輩子作夢也想不到自己會被提名, 又不像別人能捐很多錢, 自己不過是以心服務. 袁老太 29 歲二戰時從廣州逃難到香港, 跟隨丈夫到港大大學堂宿舍當廚師. 剛開始每天從早上八點工作到午夜, 年初一都不得休息. 她對學生的照顧無微不至, 有學生生病即準備稀粥涼茶, 除了三餐, 大學男生晚間打球跑步回來, 最愛吃她做的宵夜, 什麼老火湯, 紅豆沙, 馬豆糕, 菜遠牛河等等. 住宿的學生通常遠離家庭, 和袁老太見面的時間遠比和自己的親人要多得多, 學生心情低落時也會向老太訴苦, 她的睿智安慰就像一盞明燈為學生指引正確的方向. 男生有時偷帶女友回宿舍吃飯, 老太說有人也會塞錢給她要她做些好料的招待女友, 好像把老太當作自己的母親一般.

 

港大這麼介紹袁老太太: “她擔任過宿舍的四級廚師, 助理廚師和宿舍服務員等職務, 然而這些職稱都未能反映她作為宿舍靈魂人物的重要性. 三嫂對宿生們的照顧無微不至, 除了起居飲食, 也關顧到男生們身心的健康成長, 每每給他們以支持與鼓勵.” 對無以數計莘莘學子不計回報的付出, 學生衷心感念, 有學生畢業結婚請她參加婚宴坐主桌, 三嫂退休時, 歷代大學堂住宿生還幫她辦了盛大的宴會並致贈金牌一枚, 表彰她對大學堂的貢獻. 這次獲頒名譽大學院士, 港大學生事務主任講詞還稱, “三嫂以自己的生命影響大學堂宿生的生命”, 三嫂另被封為港大大學堂三寶之一, 形似古堡的港大大學堂第一寶是四不像雕塑, 第二寶是鏤空的螺旋銅梯, 第三寶就是三嫂, “這三寶搬不動移不走, 三嫂也永遠是大學堂之寶, 香港大學之寶.” 三嫂壓軸獲頒證書, 現場歡聲雷動, 也有二十多名舊生站起來鼓掌高呼 三嫂 以示敬意. 報上照片看到校長在台上感動得擦眼淚.

 

人生至此, 夫復何求? 一介未受教育的小女子, 無私付出, 四十年如一日, 她絕不是為了要有今天這種榮耀, 她也根本想不到會有今天, 而只是忠於自己, 在社會基層一個沒有人注意的小角落默默地奉獻, 有善念並能堅持, 本身就是一種偉大.

 

看到這條新聞有點小感動. 一向讓我覺得漠然勢利的香港人和香港社會, 竟然也有如此有人情味的一面.

 

 

18:01 發表於 東方之珠 | 永久網址 | 留言 (2)

2009年08月28日

該放手的時候

最近跟朋友聊到感情的問題.

 

我有時感嘆, 從週遭親朋好友所聽到所看到的例子, 怨偶多, 佳偶少. 有可能大家對佳偶的故事沒什麼興趣, 沒人稱頌, 因為幸福的人生/婚姻只有一種, 而不幸的人生/婚姻卻各有各的不幸, 比較有八卦價值, 但我想所謂 不是冤家不聚頭 的說法可能不無道理.

 

一個關係中, 讓兩人終究選擇分手的原因會是哪些. 肢體暴力? 報上有多少案例即使 (多半是) 丈夫一再施暴, 妻子不管為了孩子或其他理由還是堅持保有婚姻, 香港今天有個新聞, 一對夫妻前陣子口角, 七十幾歲的丈夫一時氣憤用硫酸潑傷結髮五十多年的妻子被判刑入獄四年, 年紀相仿的老婆最近寫信給法官求情, 希望丈夫改日出獄後, 法官能准許他再回到自己身邊. 連硫酸都潑不走, 真是... 精神暴力? 週遭有的女性朋友被前任老公拿孩子扶養權要脅這要脅那, 有的是完美主義的老公無事不嘮叨無事不批評, 自己都快相信自己一無是處, 也有的是老公花心, 家裡常有莫名其妙的無聲騷擾電話加上老公常不接聽手機, 自己整天在猜疑中度日, 但是還是維持著婚姻的名份或是為了孩子不得不還是受制於前夫.

 

許多人應該都有這種經驗, 不論一時低潮向親友述說自己的情事不順生活苦悶, 或是在傾聽別人訴苦時, 很容易被建議或下評論, “這種人, 不如早點斷絕來往算了 說得容易. 愛就愛了唄, 真的要選擇分手, 可能還得看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

 

我一向對人熱心, 尤其對初結識的朋友, 不論男女, 往往全心投入, 恨不得什麼都給對方, 曾經真誠對待朋友, 無意間從他人口中聽到對方對我們關係的評語是 我們不是好朋友啊, 只不過認識而已 讓我大感受傷而馬上收手, 這句傷人的話是最後一根稻草; 交朋友翻臉容易, 一旦有婚姻約束, 是否還能為了一句話, 一件事就反目, 那我就有大大的疑問了. 那句話會是什麼? “我不再愛你了”? “我後悔娶了你/嫁給你”? 還是 我從來沒有愛過你”? 極限在哪裡?

 

這兩天娛樂界頭條感情大事件就是劉德華終於 公開認了朱麗倩, 因喪父之痛讓娛樂天王在公開場合牽起背後女人的手, 24 年了, 這是偉大還是悲慘? 這讓人聯想到林鳳嬌, 默默隱忍 20 , 甚至當老公公開承認 犯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 外遇到連女兒都生了, 受盡世人撻罰時, 她還是選擇站在老公身後, 據報導, “外遇重創林鳳嬌的心, 但是拉近林成的距離, 之後成龍把名下所有財產所有權更改為林的名字, 隱忍了 20 年林鳳嬌才得到成龍 ”, 這聽來頗為奇怪, 有點像在歌誦男人背後的女性要逆來順受, 等受夠了, 自然有其回報. 我想除非是心機重到為了最後的財產能這樣堅持下去, 懷抱愛情的女人可能寧願做受丈夫全力支持能見光的妻子而不要什麼財產吧. 比起長年隱忍, 屈辱, 委屈, 這些財產算什麼? 這兩位女性可說是堅守地下妻崗位忍辱負重超越極限的模範.

 

婚約一張紙, 是沒有辦法保證幸福快樂的, 但是, 婚姻, 有小孩的婚姻更是如此, 除了幸福快樂, 好像還有義務和其他責任, 不能說一不快樂就分手. 一個已婚有兩個小孩的朋友明白告訴我, 她從不贊成所謂 道德 的概念, 因為老公並非她理想中完美男人的典範, 堅信老公不會是她生命中最後一個男人. 我想, 如果沒有道德約束, 很多事情會亂了套. 另一方面我卻相信, 她不過是比較誠實敢說這樣的想法, 許多人可能只敢暗地裡背叛婚姻, 卻不敢大方承認. 這也是很讓人疑惑的, 如果實質都沒有了, 為什麼還要維持住那一張紙?

 

有的人沒有面子也要保住裡子, 有的人沒有裡子卻要保住面子. 究竟何時才是該放手的時候?

 

真是, 怎一個 字了得?

17:42 發表於 胡言亂語 | 永久網址 | 留言 (0)

2009年08月19日

可惡的年輕人

這幾天在台北, 每天看新聞有關兩百年來大水造成超大土石流的災情報導, 心情沉重不已, 不只是替生還者難過他們失去了親人家園, 也對於某些政府官員超低水平的表現十分感冒, 心裡充滿強烈的無助感, 政黨輪替之初那種對國家前途的光明希望好像全然破滅, 又回到之前向下沉淪的低迷氣氛.

捐錢最實際最直接, 家人每個人都捐了錢, 聊表感同身受的心意. 出現重大災難, 就會發現社會一般人還是頗有同理心, 各地捐款在短短一週累積達十五億台幣, 這次也有非常多的人響應各種慈善團體號召的災區義工, 南下幫助清理災難現場, 這種團結的力量和愛心讓人感動.

說到愛心, 老爸提到前幾天颱風天在路上遇到的一件事.

有天老爸要去國泰醫院就診, 離家不遠處有個 “長得很不錯” 的年輕人, 坐著輪椅在人行道上獨行, 天有點下雨, 他招手把老爸召了過去, 請老爸把他推到大樓騎樓下不會淋雨的地方. 已經八十多的老爸, 自己走路走快些都會喘, 但對方既然坐輪椅, 老爸欣然同意, 馬上上前把年輕人從人行道推進屋簷下, 繼續往前推.

老爸問對方要推他到哪裡, 對方請老爸把他推回位於安和路的住家, 以老爸的速度, 還要推個坐在輪椅上的大男人, 真的推到安和路再回來可能需要一個多鐘頭吧. 老爸心裡有些為難, 體力不繼先不說, 況且還趕著去醫院, 但還是推著年輕人往前走.

再推了一會兒, 沒想到這年輕人突然從口袋拿出一包那種平常住家信箱裡都可以找到, 做廣告用的薄薄的面紙包, 轉頭問老爸, “這面紙賣給你, 一百元一包, 好不好?” 老爸一時間有點生氣, 也不知道那年輕人腳究竟有什麼問題, 至少面目還頗為清秀, 要這麼老邁的身軀幫他推輪椅也就罷了, 還拿那種不花成本的面紙要來賣錢, 區區五六張面紙竟然還想賣一百塊, 年輕人馬上改口, “那五十塊就好, 好不好” 這讓老爸火冒三丈, 推他到下一個路口便說要看醫生離開了.

這個年輕人也真是太可惡了. 我想如果他原本就不良於行須藉助輪椅才能行動, 他的雙臂一定已經訓練得十分有力, 不大會須要請別人幫忙推輪椅, 找這種看起來已經白髮蒼蒼行動緩慢的老人來推他回家不說, 甚至利用老年人的愛心, 還要騙錢…

唉. 會故意利用其他人善心並得寸進尺的人真是其心可誅.

22:53 發表於 發發牢騷 | 永久網址 | 留言 (0)

2009年08月01日

咒罵有理

愛說髒話的人, 現在多了個正當理由可以適時說髒話.


根據最新一期 Time 雜誌的健康專題, 罵髒字不只有助於排解挫敗感, 還真的能減輕身體受到的痛楚.

 

英國基爾大學 (Keele University) 的心理學家做了一次實驗, 64 名學生把手浸泡在冰水中, 看他們能忍受多久. 其中一組學生在浸泡冰水過程中得以重複一個自選的咒罵文字, 另一組學生則不能. 而允許咒罵的學生不僅能忍受比較久的時間, 所受到的痛苦也輕得多. 研究發現, 學生在使用咒罵文字的同時, 心律比使用一般文字的學生要高, 這相當於在打鬥或吵架時的生理反應, 而這種生理反應本身即可減輕痛楚.

 

咒罵可能是從動物很原始的反射動作演進而成. 遭受痛苦時, 語言技巧會讓我們用一些表達負面情緒的字眼來表示痛苦, 而不再是單純從聲帶裡發出尖叫的聲音.

 

文中以 Fxxk 一字為例, 罵這個字的效果在女性身上比男性顯著. 也可解釋為什麼在產房裡經常聽到法克來法克去. 研究人員說人們不該太常口出穢言, 倒不是假正經, 而是太常使用髒字, 其神奇效果也會相對減少. (早知道那天進手術室應該滿嘴法克, 搞不好就不用發抖和流眼淚了 :))

 

女性朋友, 適時咒罵還是有好處的, 別老是做淑女!

 

 

 

 

出自: August 10, 2009 Time “Health” – “Why Swearing Is Good for You” by Tiffany Sharples

 

2009年07月31日

穿刺手術記

以前常聽上了年紀的長輩說不敢做體檢, 總覺得他們太駝鳥, 該面對的總要面對, 早面對比晚面對要好. 不過自己好像也到了這種年紀, 體檢報告出來, “突然 不是這裡有問題就是那裡不對勁, 讓我慢慢可以體會那種駝鳥心情.


上次做詳細全身體檢已經六七年前了. 今年來老覺得自己不舒服, 趁七月中回台的機會, 約健康檢查中心做了次體檢, 我懷疑腸胃有問題, 加做無痛腸胃鏡, 原本預定做乳房攝影亦即 X , 中心小姐建議另外加做乳房超音波, 因為亞洲女性的體質, 類似纖維瘤水瘤什麼玩意兒等等攝影是照不出來的. 所以建議上年紀的女性可以隔年輪流做超音波和攝影. 我想既然我是考慮到大阿姨是乳癌過世的才做類似檢查, 又從來沒做過超音波, 好吧, 那就做吧.


健檢中心當天檢驗報告就出爐, 我擔心的腸胃沒毛病, 生化檢查也都還好, 不過, 乳房超音波竟發現可疑腫塊, 視神經也有退化凹陷現象. 有點嚇一跳, 中心開了轉診單, 要我去門診檢查. 生病的人真的很多, 轉診的兩位醫生幾週的預約門診都排滿了, 幸好兩天後一大早去國泰醫院還能掛到號.

 

拿出轉診單, 醫生做了觸診, 要我再去樓上照一次超音波, 因為每個醫院做的結果可能不盡相同. 排隊等看診等照超音波等結果, 一個下午老爺就陪我耗在醫院裡. 做超音波的女醫生很仔細, 但對我的問題並不回答, 只說看門診醫生會再做解釋. 醫院果然更詳細, 看出更多的腫塊, 其中兩塊因為形狀不規則, 懷疑有病變, 醫生光看超音波無法斷定是良性或惡性, 便安排月底做穿刺手術, 也就是所謂切片檢查.


以前常聽人說切片, “只要 取出點腫瘤上的組織來化驗, 聽起來簡單輕鬆. 按約定 28 日八點半前在老妹的陪伴下到醫院報到. 早上老妹來家裡接我, 我還沒準備好, 一陣手忙腳亂, 慌慌張張, 到醫院心還是定不下來.

 

等了二十分鐘, 醫生出現, 護士叫了我, 我是第一個, 躺上手術檯, 護士做準備, 主治醫生住院醫生都來了, 四個人不大交談, 也沒人理我, 感覺怪怪的. 解開手術衣, 護士要我半側躺, 一腿微曲好固定身體的位置, 右手舉過頭, 便於右側做手術. 右前方門口前拉起一道布簾, 讓我很緊張, 擔心隨時有人闖進來, 在台灣看病有閒雜人等闖進診室並不是稀奇的事情

 

醫生護士夾雜專有名詞交談做手術的內容, 不一會兒就開始了. 兩個懷疑有病灶的腫瘤一大一小, 小的用細針大的用粗針穿刺. 醫生照了超音波確定位置, 先做細針, 我很怕針穿過肉的感覺, 頭撇過一邊不敢看醫生要做什麼. 只覺胸前一陣刺痛, 針像要鑽進骨頭一樣, 醫生東翻西找, 我一直聽到抽動的聲音, 自己因為胸前肉很少, 幻想中擔心針會刺到肋骨 (想太多了), 所以處在驚恐的狀態. 說實在, 一根針嘛, 能有多痛? 不過給針戳來戳去實在也無法輕鬆以對. 我臉皺得跟沙皮狗一樣, 醫生問我是否很痛, 護士要我忍耐一下馬上就好. 好幾分鐘的時間過去, 終於做完細針, 醫生護士便開始準備粗針.

 

躺在手術台上, 想起那天門診時, 醫生接了電話向病人解釋乳房切除術後重建手術的做法, 說如果要保留乳頭, 重建起來當然漂亮, 不過前提要看乳頭下乳腺組織是否已經有癌細胞, 如果有, 即使保留重建, 絕對會復發, 就最好不要. 這些細節是我以前從來不會去想到的問題. 隔行如隔山, 沒有生病的人, 或是沒有失去部分肢體器官的人, 根本不能想像到, 一旦染病需要治療, 病人必須面臨什麼樣的抉擇.


做這穿刺比我想像的要痛苦一些. 加上擔心, 眼淚便流下來, 動手擦了幾下, 被醫生發現了, 問我是不是很痛, 我說有點擔心. 他也只能說沒什麼好擔心的等等. 一會兒醫生幫我消毒, 冰涼的消毒水順著身體流到後背, now it’s getting serious. 蓋上手術布, 只露出做手術的部位, 側過頭, 某個儀器的電線從我左側繞過脖子通到右側, 讓我不只害怕手術還害怕漏電 會恐懼通常因為無知, 理論上我相信我不大可能因為漏電而出事, 不過電線放在身上增加心理上的不安.

 

忘記是誰說要打麻醉藥了, 麻醉藥進入身體會讓身體感到疼痛, 針刺加藥進入身體的刺痛, 讓我不禁哀嚎了一聲, 護士說放輕鬆只是打麻藥而已喔, 不要緊張. 我試著深呼吸, 試著放鬆, 卻很難忽略緊接著粗針穿進身體的痛苦, 麻藥還沒完全作用吧, 又哀了幾聲. 可能有人會覺得我太誇張. 不過手術可不是做蛋糕, 不靠巧手裝點而是要用力氣的. 護士和住院醫生把我緊緊按住, 雖然沒有看但我感覺醫生很用力的在進行工作. 突然聽見像釘槍發出釘東西的咖擦一聲, 沒有人跟我解釋在做什麼, 我不是要被抽取組織嗎? 感覺卻像要把我釘在手術台上一樣, 然後又一陣挖掘, 再一聲咖擦, 一陣挖掘以後又一聲咖擦. 前後一共十幾分鐘吧, 也可能更短, 這種怪異的聲響加被壓在手術台上不能動彈的壓迫以及針在身上進進出出讓我持續在恐懼之中. 一邊咬牙忍受痛苦, 一邊想到做不孕治療的辛苦, 很難說這種腫瘤是否和施打荷爾蒙有關, 小孩沒做成卻做出腫瘤, 那不很冤枉嗎? 也想到數年前在東莞工作時, 老妹一晚打電話給我說她很擔心發現了腫瘤, 我當時覺得既然還沒診斷是惡性不用擔心而草草結束和她的對話, 她幾年來一直不諒解我不多花一些時間和她交談認為我不關心她, 現在自己躺在手術台上, 飽嚐驚懼的滋味. 胡思亂想新愁舊恨齊發, 醫生結束了工作, 剩下護士緊壓著我的胸口止血, 也不知怎地我開始全身發抖, 一邊流淚. 這樣有點丟臉, 從來沒有看醫生看成這德行, 愈想壓抑卻愈不可收拾, 大概足足邊發抖邊哭了五分鐘之久, 現在我也很難解釋究竟有什麼好哭的. 可能是驚嚇的情緒需要一個出口. 護士連忙安慰說已經結束了不要哭等等. 我想如果在手術時能一邊向我解釋進行的步驟和做法, 可能會讓我比較安心. 在台灣看醫生, 一般醫生不大喜歡說太多, 可能覺得解釋病人不一定聽得懂. 多說多麻煩.


護士一邊幫我壓胸止血, 一邊解釋粗針穿刺是利用像槍的後座力的原理把組織擠壓出來, 難怪會有那種釘槍的聲音, 而且一針穿進皮膚後, 在腫瘤上卻是取三處的組織, 所以以我來說, 表面上是一個針孔卻在身上留下三個傷口. 醫生大概看我情緒失控, 安慰我說以他的經驗看來, 應該是良性的可能性比較大. 當然還是要等化驗結果出來才能正確判斷. 其實我倒不是臆測檢驗結果讓我心慌, 而是過程比我預期中要不舒服得多. 壓了十分鐘左又在傷口貼好紗布和防水膠布後才讓我離開, 結束了這次難過又難忘的穿刺手術.

22:17 發表於 人生體驗 | 永久網址 | 留言 (4)

2009年06月22日

說話的藝術

大學之後就沒見過面的同學, 大概是從其他同學網頁看到我的資料, 突然邀我加進她的 Facebook 朋友清單之中. 看此女瓜子臉蛋白裡透紅, 俏麗短髮, 大墨鏡, 風韻猶勝於學生時代, 確認加入清單後, 在她的牆上留言盛讚 – “X, 為何妳還是那麼年輕貌美…” 過了幾天, 看到她的回應 – “沒有啦, 那只是照片啦, 妳要是看到我本人, 就會發現我 我知道她暗爽之餘想謙虛一下, 不過這話的意思對我來說, , 無言 我是招誰惹誰了...

 

另外久未聯繫的同學, 前兩天突然 msn 說最近讀我的部落格, 很喜歡我 碎碎唸”. 我謝謝她的恭維之餘, 不禁懷疑這可能有點寓貶於褒. 熟知我的親友皆知 絮叨 為我的 middle name, 不過把我忠實詳細對自己生活經歷的報導說成碎碎唸 可能我該換一種敘事風格了.

 

前陣子搬家, 老媽老妹特地飛來幫我舉行入宅儀式, 捧人場湊人數熱鬧一點, 在香港逛街時, 看到很有特色的棉布改良式旗袍, 老妹要媽媽試試看, 她有一兩件這類的衣服, 很合她的型, 老媽隨口推託, “我哪行, 我最近 很胖.” 不知 什麼勁兒, 是暗諷我跟老妹都很胖嗎? 我之前說自己胖了就再也瘦不下來, 老媽立即附和 妳要 才好看一點 老媽也未免誠實得過份.

 

趁老妹在, 和在港工作老妹的朋友 F 及其先生小聚, 席間談到老妹的部落格, 老妹心思細密文筆生動穩健, 結交不少原本不認識的讀者為友, 真可謂以文會友, F 說她先生是老妹的忠實讀者, 這自然不足為奇, F 緊接著說, “因為他很無聊, 所以他常看她的部落格 這句話可問題大了. 我不禁消遣 F 這前言後語組合起來怪怪的, 不過 F 好似渾然不覺. 我也就不窮追猛打.

 

前兩天祝賀前工廠主管生日快樂, 久未聯繫, 他回電郵說我記得這小生日真是讓他 感動到不行”. 我再回覆, 要他感動可以, 千萬不要不行, 我可擔待不起 吃吃前主管的老豆腐, 能想像他在那廂邊讀邊笑的神情.


中國語言很有意思. 像這樣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的情況不勝枚舉. 隨便舉幾個最近發生的例子供大家笑笑.

16:59 發表於 胡言亂語 | 永久網址 | 留言 (0)

2009年05月08日

小心譯譯

好長一段時間沒寫東西了, 除了其他事在忙, 接很多翻譯沒時間寫也是原因之一.


自從做了兼職影片字幕翻譯以來, 常有人很興奮問我是不是可以在電視上看到我的名字, xxx 翻譯, 或是問我有沒有在電視上看過自己翻譯的東西. 接受這零工時簽的合約上載明, 譯者的大名是否能顯現在螢光幕上, 端視客戶的許可. 目前翻譯影片的客戶頻道, 我們並無訂閱, 所以根本沒機會看到那些頻道的節目, 也無從得知自己的工作成果在電視上看起來怎麼樣. 再者, 我現在翻譯的案件, 片尾都只寫出媒體公司的名稱, 要在電視上看到我名字的機會不大.


除了報酬 (太低, ), 影片翻譯可說是我夢想的工作, 不僅看很多片子不說, 就翻譯挑戰來看, 當作英文不好觀眾的一種橋樑, 讓他們能了解影片的內容, 這是最基本的, 至於對那些中英文俱佳的觀眾, 自我要求也要提高一層次, 得想辦法讓翻譯儘量生動有趣.


書面文字翻譯主要不脫三大準則 , , , 影片字幕翻譯, 除了這三大準則還有其他技術上的東西要注意, 字幕是跟著對話畫面而出現, 說話時間長短要被翻譯成多少字和收看者看字幕時眼睛和腦的協調有關. 比如說一秒幾毫秒的對白, 就不能配上三四十個中文字, 因為腦袋根本來不及接收, 一般來說, 一行最多出現13 個中文字, 而每個畫面最多兩行, 所以做字幕翻譯還有另一大原則就是, 精簡, 對白不能照字面翻譯, 只能照意思翻譯.


比如說, 譯過一個脫口秀裡有一句對白是, “you can tell what you know, doesn’t mean, you have to tell everything you know.” – “你可以說出你所知道的, 但不表示你必須說出你知道的全部”, 夠信也夠達, 卻不夠雅. 雖然沒超長, 但不夠俐落, 很像翻譯出來的. 我試著縮了幾次, 後來靈光乍現, 譯成 – “你可以知無不言, 但不必言無不盡”. 字數縮了幾乎一半, 卻更簡潔有力, 讓我得意了一下. 我常在翻譯時等待這種靈光出現的時刻.


像另外一個脫口秀裡提到某一個大廚在拉斯維加斯新開了餐廳的名字叫做 Carnevino, 提及此名, 廚師解釋說這個名字由義大利文 Carne, , Vino , 而來, 餐廳有酒有肉. 酒肉酒肉, 腦中浮現兩個成語, 但我選擇了 酒池肉林”, 而不按照發音譯成卡內維諾或什麼的, 因為餐廳位於賭城去年初新開張的 Palazzo Hotel 百麗宮酒店裡. 你想嘛, 又在宮殿裡, 酒池肉林絕對極盡奢華之能事, 東西一定高級又好吃. 雖然酒池肉林原本負面的意思比較大. 其實我也不知道後來審稿的大哥大姐有沒有把這名字改掉. 只是想說明翻譯時腦袋是有在轉的.


影片難翻譯還有一種原因是口語, 有時對話的重點在於發音, 譯成中文便很難保持原味. 大家可能聽過一首西洋老歌 “Let’s Call the Whole Thing Off”, 主要說即使兩人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見解, 也不表示不能相愛一定要分開 – You say tomato, I say tomato, You eat potato, I eat potato. Tomato, tomato, potato, potato, let’s call the whole thing off. (知道這首歌的人現在一定哼起來了, ) 歌曲在玩弄蕃茄馬鈴薯兩字裡的 a 的發音. 前幾天譯的一個烹飪的節目就用上了這兩句, 因為做的是 Risotto, 主持人和來賓的 Risotto 發音不盡相同, 受到來賓質疑, 主持人唱出 Tomato, tomato, potato, potato, 順便加上 risotto, risotto. 哇勒. 小妹我只好譯成 蕃茄, 西紅柿, 洋芋, 馬鈴薯, 燉飯, 燴飯, 看你怎麼說囉. 我想譯成這樣應該不至於太離譜吧.


像這類的挑戰, 是吸引我喜歡翻譯的原因. 做影片翻譯跟文字翻譯不同之處還有一點是情緒上的波動. 我的淚水不值錢. 看到感人的電影電視, 一向不吝嗇清洗眼睛, 只是當初沒料到, 接了影片翻譯, 常常有機會帶著情緒工作.


前陣子譯過幾集美國一個很流行的減肥節目. 這節目讓我覺得美國是個很奇怪的國家, 美國人很喜歡吃速食吃油膩易胖的食物和零嘴喝高熱量的飲料, 從小就開始, 等吃到胖得不可收拾, 再拼命減肥. 不知是誰發明這種激勵人心的減肥節目, 把減肥當作競賽, 季冠軍可得 25 萬美金獎金, 不可謂不多. 所以真是拼了命在減. 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這些能上節目的人, 要被關在跟外界, 跟親人隔絕的營區幾個月, 沒電視沒電話不能用手機不能上網, 力行教練飲食控制和鍛鍊的安排, 並要能抵抗製作單位設下的誘惑陷阱, 真的很辛苦. 我發現我常邊皺著眉頭在翻譯, 或是跟著緊張, 跟著微笑. 看過這節目的朋友覺得這節目很扯, 我也覺得, 不過看倌大概很難相信, 有好些時候我竟然是哭著做翻譯的.


有一集是團員成功抵擋誘惑, 製作單位獎勵讓他們每個人都能打一通電話回家. 天哪, 跟家人分開幾個星期, 好不容易有機會說說話, 很多人 一出口, 聲音便顫抖起來, 說句 你好嗎眼淚就奪眶而出, 這裡一句我好想你喔, 那裡一句我愛妳, , 即使整個節目很扯, 這一段的確很讓我感動, 想到當初我不過離家 24 小時, 從台灣大老遠飛到德國, 在宿舍打電話也是才說 , 眼淚就嘩嘩直流, 這叫設身處地. 另一集是更艱難的挑戰, 獲勝者可以讓一位家人前來團聚, 那集我也哭個不死.


所謂情緒也不全是感人的. 我有 翻譯過一個魔術師的節目. 說是魔術不如說是怪力亂神那類的. 那一集節目是說魔術師和一群人去某個著名鬧鬼的酒店一探究竟. 有點類似通靈的經驗. 哇勒. 天知道我從來不看這一類的節目. 看了嚇自己, 何必. 不過為五斗米 (這只有幾粒米, ) 折腰的我, 只能硬著頭皮翻譯. 那天說也奇怪, 之前做翻譯什麼都好好的, 接了那個案子, 就在打開檔案那一刻, 突然滑鼠怎麼按也不靈, 真的就在那一刻電池用完了嗎? 也太巧了, 反正怪怪的, 我一邊翻譯, 雞皮疙瘩不時從身上起來順著往上爬上天靈蓋, 頭皮發麻, 腦門沖血, 還好那一集很短, 幾個小時便結束了. 翻譯軟件是可以讓人就像在看電影一樣, 播放, 暫停等等. 通常一邊譯要一邊看, 才能分辨出說話者的情緒, 可以調整翻譯的口吻等等. 只有這一集通靈片, 我根本不敢用播放, 從頭到尾用快轉來檢查翻譯是否順暢. 中間有些情節配上音效真是讓我雞皮疙瘩掉滿地. 趕快交稿, 馬上把檔案從電腦裡刪除, 好像唯有這樣我才不會被煞到.


說來好笑或可憐, 翻譯這一集一兩星期之後有一晚, 我大作惡夢, 夢到自己可以看得見另一個世界的人, 半透明的 (就像在影片裡說得一樣), 而且東西自己動來動去, 嚇得我在夢裡大吼大叫, 把平常打雷都打不醒的老爺從睡中驚醒, 推了我一把, 又成功地英雄救美一次. 很慶幸有老爺在身邊. 真是惡人無膽. 分配工作的同事聽我說我翻譯得頭皮發麻, 撤回另外幾集, 重新分配一些美食頻道的烹飪旅遊節目. . 這罪可是沒白受, 還好還好.


這幾週都翻譯美食的節目, 很忙碌, 雖然暫時沒時間再像 Globe Trotter 身體四處趴趴走, 不過跟著節目, 眼界也到了北歐, 到了澳洲, 到了西班牙, 還順便學了好些做菜的方法和食譜, 這工作真好.

19:24 發表於 小心譯譯 | 永久網址 | 留言 (4)

2009年03月10日

美味小菜 -- 芥末荷蘭豆

 

不知道多數常自己買菜做飯的人是不是跟我有同樣的感覺, 菜場雖大, 但一進去, 好像總是挑一些自己習慣買的菜. 如果不是刻意, 有些菜好像一輩子也不會去碰. 荷蘭豆對我來說就算是這種類別的菜之一.

 

印象裡, 荷蘭豆是炒雜燴中不可缺少的菜, 常常跟那種很小的玉米筍, 紅蘿蔔片, 加上花枝片, 或是魷魚加草菇加枸杞配上荷蘭豆一起炒. 我從小不知從哪來的怪癖是很不喜歡吃五顏六色很多東西切丁或切片配著炒好像廢物利用的菜. 雖說清炒荷蘭豆, 或是荷蘭豆炒雞茸都很清爽, 不過我自己上菜場買荷蘭豆的次數一隻手都可以數得出來, 就是沒吃荷蘭豆的習慣.

 

今年在大陸婆家過年, 回香港前先到上海住了兩晚, 跟老爺的死黨們碰面聚聚. 一晚在虹橋百盛商場的俏江南川菜吃到一道前菜, 白色小瓷盤上一堆翠玉般綠色的, 牙籤粗細的細絲, 夾一筷子放進口中, 濃淡適中的芥末味道衝到鼻腔裡, 但又不至於辣到讓人張嘴閉眼或眼淚直流, 跟恰到好處芥末味同樣讓人欣賞的還有那細絲的口感, 清脆得不得了, 完全沒有 的口感, 不硬不老, 每嚼一下, 都可以清楚聽到咖擦的清脆聲, 一時之間, 我還不能分辨那究竟是哪種蔬菜, 不是葉菜, 也絕不是會變軟軟的瓜類或萵苣之流的, 只覺得好吃到不行. 問同桌幾位男士, 不意外沒得到任何回響, 我在夾起一筷子仔細看了一下, 看到有些豆仁類的 殘骸”, 才發覺這是荷蘭豆的豆莢.

 

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吃法, 當時感覺發現新大陸一般. 回來自己試著做了幾次, 頗受老爺欣賞. 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這道簡單又好吃的開胃小菜.

 

荷蘭豆去蒂, 剝去兩邊的老絲, 洗淨, 水煮沸加點鹽, 將處理好的荷蘭豆入沸水汆燙一下, 過冰水保持爽脆口感, 瀝乾, 如果像俏江南那麼講究, 只用豆莢, 便應該將豆莢剝開, 把裡面豆仁取出做其他菜用, 像我比較懶, 就整個豆莢瀝乾後切細絲. 醬料很簡單, 吃起來應該只有日本綠芥末, 講究一些可以去買芥末粉來調, 不過超市現成那種一條像牙膏狀的芥末本身調了些味, 也很好用, 用芥末加一些柴魚 (鰹魚) 醬油調開 (千萬不能用傳統中式老抽生抽, 那味道跟顏色都太重了), 便可以跟荷蘭豆絲混合拌勻, 靜置一會兒讓它入味, 即可食用. 口味可根據個人喜好調整芥末的份量. 不過為了顯出荷蘭豆本身的甜味, 切忌弄得太鹹. 芥末的辣跟豆子的清甜真是絕配. 日本零食中就有芥末豆, 不知當初是誰想到把這兩樣配起來的.

 

愛做菜的老媽聽我說起這道菜, 跟我說她小時候就覺得如果哪一天桌上出現荷蘭豆, 她就會覺得那天的菜很好, 她一聽也躍躍欲試. 挑剔的老媽不是所有荷蘭豆都吃, 等了好幾天, 老媽才買到菜場某一攤偶爾會賣的超嫩荷蘭豆. 根據老媽試做的心得, 嫌麻煩的人, 如果買得到較小較嫩的豆莢, 就不用切絲了, 另外, 可以把一些新鮮白芝麻磨成粉加進芥末醬汁裡, 如此這道菜還會有芝麻的香味. 今天晚餐又做了一次這道菜, 我沒有搗磨, 不能把芝麻磨成粉, 就灑上白芝麻代替, 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翠綠的荷蘭豆絲, 淡綠色的豆仁夾在其間, 再配上白芝麻, 裝盛在白瓷盤或深色陶碟裡, 做起來非常簡單, 但是看起來既賞心悅目吃起來又美味爽口. (做完就忙著吃, 也忘了拍張照片, 下次再補) 愛吃荷蘭豆的人不妨試試.

2009年02月22日

愛情至上 二 --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benj.jpg Slumdog Millionaire 相比,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可說是集許多之 成的一部片, 大導演 (大衞芬奇), 大卡司 (布萊德彼特 + 凱特布蘭琪), 大製作 (片中從 1919 年拍到 2005 , 想想所有符合當代的服飾, 髮型, 造景之考證與重現, 最厲害的不用說是化妝與特效), 高成本 (一億六千萬美金), 高票房 (上演至今不到兩個月已經創造全美一億兩千三百萬全球兩億四千兩百萬的票房收入), 在本屆奧斯卡獲得囊括最佳導演, 男主角, 化妝, 視覺效果, 改編劇本等等 13 項提名, 平了七年前 魔戒首部曲 的紀錄.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根據 1921 Scott Fitzgerald 的奇想小說改編, Fitzgerald 是受到知名作家馬克吐溫感嘆人生以最好的面貌開始卻以最不好的面貌結束的啟發想到這個故事, Benjamin 一生下來便是老頭子, 愈長愈年輕, 以嬰兒之身結束多彩的一生.

 

2005 Katrina 颶風即將來襲, 在紐奧良一個醫院裡, 一個臨終的老太太跟女兒說故事開始, 用倒敘的方式展開電影: 1918 世界大戰結束的當晚 (照理說很值得慶祝, 戰爭的苦難結束, 新生活要開始了), 一個古怪又醜陋的嬰兒誕生了, 嬰兒的母親在孩子出生不久後便過世, 父親則將嬰兒丟棄在一間由黑人夫妻管理的老人院門口. Queenie 不但沒有被這個像個糟老頭, 到處關節炎, 所有器官功能衰退, 全身充滿老人病的小怪物嚇跑, 不能生育的她反而認為是上天的恩賜, 一個奇蹟, 很開心的接納並照顧這個小老頭, Queenie 跟老人院裡所有人, Benjamin 自己原本都以為 Benjamin 身罹怪病, 將不久於人世, Benjamin 退化得不良於行, 每天只得坐在輪椅上跟一堆老人一起過日子. 院中一位老太太的孫女 Daisy 來探親時認識了 Benjamin, 年幼的 Daisy 有著驚人的直覺認為 Benjamin 很特殊, 認定他一定不像外表那麼老, 也相信 Benjamin 跟她說他實際上才十二歲, 每次 Daisy 來老人院, 兩人便一起玩耍.

 

幾年過去, Daisy 的祖母過世後, 她也不再出現在老人院. Benjamin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 得到一份工作, 從此也離開老人院, 開始跑船的生活. 但是如 Benjamin Daisy 的承諾, Benjamin 不論到哪裡, 都會寄一張當地的明信片給 Daisy, 兩人也以書信繼續保持聯絡. 1945 , Benjamin 得知 Daisy 成為出色的芭蕾舞星, 大老遠跑到紐約去看她, 卻發現 Daisy 與某個舞者相戀, 黯然接受兩人活在不同世界的事實.


好景不常, 一連串的巧合 (這一段拍得很有趣) 使得 Daisy 在巴黎出了車禍, 斷了腿, 結束了如日中天的舞蹈明星生涯. 日漸年輕的 Benjamin 遠去巴黎探望 Daisy, 想要照顧她, 她的自尊卻叫他滾離她的生活. 兩人再度相遇在紐奧良已經是 1962 , Benjamin 從老頭 長大 成為盛年, 兩人的身心正在非常速配的階段, 對彼此的感情再也不需要壓抑, 共度了快樂的幾年. 等女兒 Caroline 出生不久, 一直不停止變年輕的 Benjamin 體認到待在她們母女身邊一輩子是不可能的, 愈來愈年輕的他不可能會是稱職的父親, 也會慢慢變成 Daisy 的負擔 (“妳不可能同時扶養我們兩人”), 在經濟上安頓好這對母女後, Benjamin 斷然離開周遊世界.


Benjamin 身體愈變愈年輕 (一如馬克吐溫所願, 體能模樣愈來愈走上坡), 可惜腦袋跟心智卻是往相反的方向發展. 社會工作人員在一個廢棄的大樓裡找到全身骯髒又餓又瘦的一個 小男孩 , 已經是西元 2000 年左右, 這個小男孩其實是已經快八十歲的老翁, 幾近痴呆, 什麼也不知道. 社工發現小男孩身上有 Daisy 的電話, 找到 Daisy 來看 Benjamin , Daisy 像個慈愛的老婦和藹的對待一個看來愛亂發脾氣不乖的五歲小男孩, 只要她有時間便來陪伴這位老伴. 後來, 小男孩長成嬰兒, 2003 年在滿面皺紋的 Daisy 懷抱中安然離世. Daisy 堅信嬰兒 Benjamin 抬眼望著她的時候, 是知道她是誰的


Cate Blanchett Brad Pitt 兩人在 “Babel” 之後再度合作, 演一對恩愛但不能長久的情侶, 表現都非常可圈可點. 精湛的化妝和特效, 讓兩人都有恰如年紀的面容和神采. 電影開頭的一個鐘頭, Pitt 以老妝出現, 只有頭臉是他的, 接上已經半萎縮, 老人的身軀, (老年的 Pitt Robert Redford 真是驚人的神似) 盛年終於得以大帥哥的面貌示人, 等到變成青少年, 特效處理得 Pitt 平滑的臉龐真的有少年的稚氣. 同樣的, 躺在病床上的 Blanchett 也真的像七八十老嫗, 完全看不出來那種鬆弛的臉龐是化妝出來的, 她年輕當芭蕾舞星時, 一頭紅髮配上白皙的皮膚, 那種不可一世唯我獨尊的神采, 好像她真是個二十來歲聞名世界的紅星, 怎麼樣也看不出她現實生活中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

 

片子將近三小時 (怎麼啦, 現在長片又當道了嗎?) 有人絕得沉悶無聊到不行. 我倒是覺得很不錯看, 光看化妝特效看演技就夠了. 講到演技也不能漏掉 Queenie, 把那種辛苦工作, 任勞任怨, 深信上帝, 對人慈悲為懷的偉大的小人物演得活靈活現, Taraji P. Henson 也因為出色的表演被提名最佳女配角.


很不真實但是又很淒美的愛情故事. 不知今晚的奧斯卡會獎落誰家.

 

 

愛情至上 一 -- Slumdog Millionaire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slumdog.jpg愛情, 是古今中外讓人永遠歌誦不厭的亙古題材, 不論是歌唱, 文學或戲劇, 只要是談情說愛的, 總是特別吸引人.


今年即將頒發的奧斯卡金像獎, 最受矚目的兩部片子, 正巧也都是以愛情為主題. 一部是獲得 13項提名的 班傑明的奇幻情緣” –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另一部是獲得 10 項提名的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 Slumdog Millionaire.

 

Slumdog Millionaire, 這部低成本 (一千五百萬) 製作的英印語電影, 沒有熟悉的臉孔 (男主角是不滿 20 歲的印度裔英國新生代演員 Dev Patel, 女主角是 25 歲的印度女演員兼模特兒 Freida Pinto) 以多數美國觀眾不熟悉的印度孟買為主要場景, 但卻能在上演至今約一百天的時間裡, 創下全美近九千萬全世界一億五千萬美元的票房紀錄 (僅僅落後於班傑明的奇幻情緣), 此外已榮獲影評人大獎, 英國影視藝術學院電影獎及金球獎的最佳影片獎, 並以黑馬之姿在即將揭曉的金像獎盛事中呼聲極高, 很有希望錦上添花再得到導演或改編劇本或最佳影片獎.


電影一開始, 螢幕上便出現一道機智問答: “為什麼 Jamal 能贏得兩千萬盧比的獎金?” “是因為 A. 他作弊 B. 他走狗屎運 C. 他是天才 D. 命中注定 做為引子, 接著是以警探對一個模樣清秀的年輕男子嚴刑拷問的內容, 慢慢導出整個故事. Jamal 參加了 誰想成為百萬富翁 的電視節目, 這個出身貧民窟還在一個電話服務中心擔任倒茶水的小弟, 竟然能夠過五官斬六將答對所有的問題, 贏得一千萬盧比, 被懷疑作弊, 而遭警方逮捕. 嚴刑拷問, 電視節目問答, 以及 Jamal 對從小生活的回憶片段, 交織成整部電影. 為什麼說主題是愛情呢?


才幾歲大的 Jamal 跟哥哥 Salim 在一次爆發在孟買貧民窟裡印度教跟穆斯林衝突中失去了母親, 一個大雨滂沱的夜晚, 無處可去的孤女 Latika 蹲在雨中, Latika 孤獨可憐的模樣讓 Jamal 十分不忍, 三個小鬼頭開始一起逃亡的生涯. 途中遇到專門抓孤兒並訓練他們成為乞討集團的黑道份子, 愛出頭的 Salim 被培養成小領班, 一次, Salim 目睹黑道份子如何用迷藥將孤兒迷昏弄瞎雙眼好乞討更多的錢, 並得知 Jamal 將是下一個目標, 驚嚇之餘, Salim 便帶著 Jamal 和 Latika 一起逃脫黑道的掌控, 在途中 Salim 有意將這個小女生甩掉. 逃脫後, 兩兄弟到處偷搶拐騙營生, 但是 Jamal Latika 一直無法忘情, 一有機會便找尋她的芳蹤.


Jamal 之所以會參加 誰想成為百萬富翁 的挑戰也是因為無意中得知 Latika 會收看這個在印度大受歡迎的電視節目. 而他的唯一目的就是希望 Latika 能在這個節目上看到他, 來找他. 至於為什麼他能答對所有問題, 這正是編劇妙手所在, 因為每一道問題都正巧跟 Jamal 生長逃亡的生活過程有關係, 電影好看在, 那些情節真的一點也不牽強, 觀眾很容易會相信, 那些事情真的會在那樣的環境下發生, 鬼使神差促成了 Jamal 一夜成名一夜致富的命運, 更重要的, 也把 Latika 帶回他的身邊.


即使沒有熟悉的面孔, 但飾演不論幼年到青少年時代 Jamal 的三位男 () 演員, 或是飾演哥哥和 Latika 的大小演員們表演得都很自然生動, 一場幼年 Jamal 因為追星跳進糞坑再爬出來, 屎尿裹得滿頭滿身卻只顧著急忙衝到人群中, 要到偶像簽名後發出心滿意足的微笑場面令人發噱不已. 片子不短, 但兩位兄弟迥異的個性及人生際遇, 孟買現代與貧窮交疊的景象, 明亮的色彩, 寶萊塢式的音樂舞蹈, 在導演精心巧手下串聯起來, 唯一我覺得比較 不連貫 , 是哥哥好勇鬥狠的個性為何會在最後突然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好像交代不大清楚 (良心發現?? 或是也被老弟打不斷拆不散的愛情感動??), Jamal Latika 忠貞不二的愛情竟然是透過那麼多的苦難才被成就, 也真是夠偉大的了.

 

2009年02月05日

7 Pounds -- 七生有幸

SevenPounds_Wallpaper_2_sm.jpg再介紹一部前幾天看的電影, “7 Pounds” (“七生有幸”).


電影拍攝的手法有點亂. 從男主角 Ben Thomas 911 求救電話告知他要自殺開始, 然後是一連串看來不大有關聯的一些情節跟許多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對話.


Ben 刁難瞎眼的電話銷售員, 看車禍報導剪報, 瘋狂大喊七個人的名字, 或他假扮國稅局稅務員去老人院調查某人, 去醫院探望病人, 問一些奇怪的問題好像在試探別人, 也有他跟一個好朋友總在談論他們的一個計畫, Ben 非常執意事情得按照計畫進行等等. 還夾雜一些他對以前的回憶, 跟太太的相處, 跟父親去水族館還有車禍什麼的畫面.


Ben 常常提到他要幫助別人, 但是幾乎快要到結尾, 他的計畫, 他的做法, 他做這些事情的原因, 好友與他自己內心的掙扎, 才有個比較清楚的聯繫. 大概到最後十五分鐘, 才能把片段拼湊成完整的故事. 我想在不破壞各位想去看這部片的興致前提下, 很粗略描述一下情節.


原來, 在一次意外車禍中, Ben 失去了心愛的老婆, 也無意間造成其他陌生人喪生. 從此他消沉喪志, 也覺得罪孽深重. 原名 七磅”, 出自於莎士比亞的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因為要幫助朋友結婚向放高利貸的夏洛克借了三千金幣, 並接受夏洛克要求, 如果無法如期償還借款, 他可以從安東尼奧身上割下一磅肉來抵銷. 從此引申, 只能用一磅的血肉去償還太沉重而無法償還的債務. Ben 四處探訪, 就是要為了找出能讓他把心理上的債務還清的七個陌生人並且幫助他們.

 

片長兩小時, 前面的 1 3/4 小時雖然有點沉悶, 令人困惑也因此導致些許不耐, 不過等到主角意圖清楚呈現, 那種震撼跟感動人的情緒會突然鋪天蓋地而來, 讓人在最後十五分鐘感覺十分沉重, 如鯁在喉, 也不禁會檢視自己的人生跟人生觀, 我是不是也能像他一樣去幫助別人

 

Ben Thomas Will Smith 演出. 這位才滿四十歲的黑人男演員, 早在十二歲就出道唱 rap, 是唱而優則演, 演而優則製作的多方位藝人, 曾多次贏得音樂界的葛萊美獎和演藝界的金球獎, 也曾兩度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他形象很好, 在美國演藝界非常受到認可與尊重, 尤其近十年來, 他所主演的片子不僅叫好也叫座, “MIB” - Men in Black -- 星際戰警, “Ali” -- 叱吒風雲, “Hitch” -- 全民情聖,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 當幸福來敲門, “Hancock” -- 全民超人等等. 所演角色也很不單一, 有的搞笑有的柔情, 有演失意父親, 也演英雄偶像. 在這部 七生有幸 之中, 可以看到他有刁蠻, 有正義, 有喪志, 有理想, 有柔情, 感情與理智糾纏的精采演出. 催淚大戲, 可以看看.

 

 

2009年01月16日

Vicky Cristina Barcelona

200px-Vicky_cristina_barcelona.jpg從去年十一月到現在短短兩個多月裡, 連進電影院, 在電視上或網路上或是買碟片來看, 前後看了不下十幾部片. 我常想爲什麼我那麼喜歡看電影可能是因為缺乏想像力吧.

 

跟改編拍成電影的原著小說來比較, 讀小說, 光是文字, 可以讓人的想像力無限奔馳, 一句 在海灘上漫步”, 你腦子裡出現的海灘, 海的顏色天的顏色沙灘的顏色光線的明暗漫步的人身上穿的衣服或心情沙灘上有沒有其他人在做什麼等等, 可能跟我想像中的大異其趣. 拍成電影, 人物場景特效都是定死的 -- 及肩棕髮熟女身穿藍色套頭毛衣牛仔褲光腳在無人的海灘低頭漫步, 天是藍的海是灰的沙灘是米白的, 背景音樂讓你知道她的心情是喜是悲, 大家看到的都一樣, 沒有太多遐想的空間. 看電影如同速食般快速的娛樂方式. 花不太多的錢, 把可能得花上幾天幾週才能看完幾百頁的故事, 看演員在兩個小時之內表演出來, 對於我這種在朋友 S 口中買書要先看厚度才決定買不買沒什麼文學素養的人來說, 經濟又實惠. 不過看好電影跟讀好書都同樣可以造成感動.

 

已經好久不曾看到像 Shawshank Redemption (“刺激 1995”) 那種看到冤獄十幾年的 Tim Robbins 最後逃出來並整倒腐敗典獄長正義終得伸張大快人心令人全身毛孔無不舒暢, 或像 Primal Fear (“驚悚”) 裡假扮人格分裂騙過辯護律師 Richard Gere Edward Norton 在結尾洋洋自得告白後, Gere 猶如五雷轟頂卻無力回天的癱軟令人寒毛直豎雞皮疙瘩掉滿地那種 die die must see 的好片, 有才的編劇導演演員好像愈來愈少.

 

最近看的十幾部片多半只是還可以, 五顆星中兩顆半到三顆, 不看也沒有太大的損失. 少數可以拿到三顆半或以上, Woody Allen 執導的喜劇 “Vicky Cristina Barcelona” (“情遇巴塞隆納”).

 

我對伍迪艾倫先生老實說並無好感. 在我眼中他像個十足猥瑣的糟老頭, 不光是外表像, 主要因為他能夠背著長期生活伴侶 Mia Farrow 跟比自己小 35 歲的養女發展出男女關係, 這這這 這件情事中, 我很難歌誦愛情超年齡超國界的偉大, 畢竟他們曾是父女關係, 也難怪 Mia Farrow 氣得直指伍迪艾倫有戀童癖. 這樣的個人行為缺陷讓我實在很難欣賞他的才華. 還是看了他的戲是因為那張電影海報真是太吸引人了, 而且到很後來才注意到這是伍迪艾倫的戲.

 

情遇巴塞隆納 故事圍繞著男主角 Javier Bardem 哈維爾巴登跟三個女人的情慾打轉. 兩個年輕的美國女孩 Vicky Cristina 去巴塞隆納度暑假. 兩人在大學時代雖因臭味相投結成好友但是對愛情的觀點南轅北轍. Vicky 看似保守實際, 不容許背叛跟出軌, 要的是嚴肅穩定的對象, 也正是她跟正派又事業有成未婚夫道格訂婚的原因. Cristina 才跟男友分手不久, 因曾經歷深情帶來的傷害, 她不想再冒險付出真情, 一直想要一些特別的, 但卻無法清楚說明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感情.

 

兩個女孩到巴塞隆納便參觀建築和畫展, 沉浸在當地濃濃的藝術氣息中. 一晚兩人在小酒館遇到巴登飾演的畫家 Juan Antonio大膽直接向兩人調情 (“我喜歡妳們兩個, 我想邀請妳們兩人去 Oviedo, 一小時內出發 我們會在那裡度週末, 吃好吃的, 喝好酒, 然後一起做愛”). 保守的 Vicky 義正辭嚴表達拒絕之意, Juan Antonio 唇槍舌戰幾回合後, 不料 Cristina 一口答應. Vicky 想法說服她的朋友跟一個陌生人去度一個以性為目的的週末危險而瘋狂. Cristina 卻認為 Juan Antonio 性感又帥氣, 但上不上床她自己可以做主, 跟一個有創意又帥的藝術家去度週末一定很有趣. 不放心朋友一人, Vicky 只得陪 Cristina 一同前往.

 

到了當地, Juan Antonio 盡地主之誼帶兩人到處參觀. 當晚進行的不盡如 Juan Antonio 的意. 隔天 Vicky Juan 鬼使神差地有了一夜情, 兩人對 Cristina 卻三緘其口隻字未提. 回到巴塞隆納, Vicky 設法讓生活重返正常, 即使對那一夜無法忘懷, 卻在 Juan Antonio 對她的不安跟懷疑不給予正面的回應後照原計畫嫁給了道格. Cristina Juan Antonio 再續舊情, 兩人愈來愈親近, Cristina 覺得深受這個藝術家的吸引, 也覺得因為他她的靈魂與思想都受到了解放, 兩人陷入熱戀並同居.

 

一晚, Juan Antonio 接獲通知, 從馬德里失意落魄回鄕的前妻 Maria Elena 試圖自殺未遂, Juan Antonio 立刻將她接回家協助她度過難關. Maria Elena 也是畫家, 才華橫溢但個性瘋狂. 兩人有如天造地設的一對, 也深愛著彼此, 但是兩人間總是少了一種和諧平衡的元素, 以致於婚姻結束在刀光劍影之中. 前妻出現後, 三人之間有了微妙的互動… Cristina 在這對畫家 () 夫婦的敦促指導下攝影技巧突飛猛進, Maria Elena 平靜而放鬆, Juan Antonio 則經歷一個創造高峰, 一切看來十分平衡協調, 三人也發展出錯綜複雜的愛戀關係, 男女, 女女, 3P. 畫家夫婦一致認為 Cristina 即是他們夫妻關係中缺少的那一角, 加進 Cristina, 他們原本劍拔弩張的關係變得近乎完美, 愛情也更有深度.

 

暑期接近尾聲, 常常思考生命和愛的意義的 Cristina 理性突然又戰勝感性, 原本以為這樣的三角關係是獨特的是她等待的, 卻突然體認這一切並非她所追求, 而提出離開的要求. Juan Antonio 問她到底要什麼, Cristina 回答不上來只知道這不是她要的, 她要 不同的”. Maria Elena 驚慌將要失去近乎完美的生活, 痛罵 Cristina 那種長期性的不滿足 chronic dissatisfaction 是嚴重的病態, 罵她利用了他們夫婦, 也罵她世上沒有任何東西會令她滿意. Juan Antonio 的理解是也許等到有一天 Cristina 遇見真正合適的人這些對於平靜跟幸福的追求才會告終.

 

Cristina 獨自到法國旅行. 她的離開使得 Maria Elena 再度陷入瘋狂狀態, 畫家夫妻關係也跟著破裂. 一次持槍到 Juan Antonio 的家想要殺夫兼尋死, 無意傷到投入婚姻不久卻有如行尸走肉, 蠢蠢欲動前來私會 Juan Antonio Vicky. 突然受傷, Vicky 一下恢復理智, 說兩人完全瘋狂她無法這樣過日子. Vicky Cristina 跟道格一行三人回到美國, 也回到了到巴塞隆納度假之前的生活. Vicky 遁入婚姻, Cristina 繼續尋找嘗試, 還是一樣, 不知道她要的, 只知道她不要的是什麼.

 

故事可能有點超現實. 處理的主題也很多元, , , 男女關係, 同性關係, 忠心, 背叛, 保守, free thinking, 生命的真理, 生活滿足感, 生命意義的追求 我想每個人心中對人生重大問題都有各自不同的一把尺, 贊同與否個人在看過電影後應該都會有不同的定見, 也不想在此評論.

 

我覺得很好看是因為電影真是拍得太賞心悅目了. Vicky Rebecca Hall 飾演, 這位英國年輕女演員以前我沒看過, 清秀知性的外表很像劇中循規蹈矩自以為很有自持的 Vicky, Cristina 由伍迪艾倫的愛將 Scarlett Johansson 擔綱, 重頭戲幾乎都在她身上. 瘋狂才女 Maria Elena 由美艷的 Penélope Cruz 演出, 雖然到戲演了一半以後才出場, 嬌小精緻的身軀容貌加上敢愛敢恨的瘋狂性格有如鑽石一般亮眼, 我覺得她從來沒有像在這部戲裡這般美艷過. 出生西班牙演藝世家的哈維爾巴登在戲中粗獷的外型加上深沉的個性和直接了當的作風讓他坐享三人之福.

 

同為西班牙籍演員, Cruz Bardem 早在 1992 年便合作過一部內容非常辛辣的電影 Jamón, jamón (直譯 火腿火腿”, 也有根據內容翻成 共妻共夫 ) 歌誦肉慾和奇特的男女關係, 大概十幾年前我在德國時有機會在電視上看到這部電影, 西班牙式對感情對男女關係態度之開放與獨特真是令我瞠目結舌, 大膽露骨情慾交織畫面令人喘不過氣, 整齣戲突然在兩個情敵各持十幾二十公斤重的西班牙火腿 (整根帶骨風乾的豬後腿) 互毆到死血肉糢糊的場面下嘎然而止. 從此我就對西班牙人那種敢瘋狂地愛, 敢痛快地恨, 敢直言不諱, 敢大聲咒罵的熱情個性感到十分吸引. Vicky Cristina Barcelona Cruz Bardem 也有用西班牙文對罵的精采場面, 異國情調濃厚. 據說因為這部戲兩人假戲真做戲外正發展一段戀情.

2009年01月12日

茶餐廳 -- 澳洲牛奶公司

australia-dairy-co-hong-kong.jpg說到港式餐飲, 一定會想到 茶餐廳”.

 

 

起源於香港的 茶餐廳 前身是冰室, 主要供應咖啡奶茶紅豆冰等飲品, 配上三明治, 奶油多士 (土司), 菠蘿油 (奶油菠蘿麵包) 和蛋撻等簡單的小食, 因為二戰後港人飲食漸受西方文化影響, 茶餐廳以較低廉的價格提供普羅大眾以前只有在高級西餐廳才能吃到的所謂 仿西式 食物, 牛扒漢堡豬扒包等, 之後提供飲食種類漸增, 增加傳統中式小炒或其他歐美食物, 有些還供應晚飯小菜, 慢慢演變成今日香港特有的餐飲文化. 1946 年在中環的蘭香閣是最早以 茶餐廳 名義開辦經營的餐廳, 同樣位於中環, 開業於 1952 , 隱藏在結志街傳統市場賣花賣菜攤販旁邊的蘭芳園, 則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茶餐廳.

 

 

茶餐廳遍布香港大街小巷, 營業時間可以從早上六七點到凌晨一兩點都有, 主要提供平民化的飲食, 快速 (服務快供餐快結帳也快, 但也因為快, 常有服務員不耐煩, 服務不好的批評), 不收小費, 擁擠, 直徑兩呎的圓桌可能得擠上五六人用餐, 在香港, “搭檯 跟陌生人肩併肩膝促膝同桌用餐的情況幾乎不可避免, 跑堂的吆喝聲加上顧客高談闊論令餐廳十分吵雜也是一種特色. 2007 年香港政黨民建聯要求政府申請將茶餐廳列入聯合國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可見茶餐廳文化之獨特以及其在香港飲食文化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茶餐廳一般按營業時間會提供不同的優惠套餐組合. 早餐最常見的有 xx 煎雙蛋 (xx可以是薄牛扒, 火腿, 香腸或午餐肉) 加餐包或多士, 有些還可以搭配公仔麵或通心粉或撈丁 (乾出前一丁麵), 搭配港式奶茶或咖啡有的也提供豆漿. 如果不特別要求要黑咖啡, 咖啡多半已經加了奶水. 午餐通常是可以預先製作的簡單的 蓋澆飯”, 像是咖哩雞或柱侯牛腩, 一碟飯加一杓煮好的料即可, 或是夾一塊先炸好的豬扒雞扒雞髀 (雞腿), 有的餐廳會多配一碟水煮油菜西生菜, 然後加上咖啡或茶等飲品. 下午兩三點到五六點的時間則有下午茶餐, 通常是炸雞腿或炸雞翼加西多士或炸薯條等等, 也配上奶茶或咖啡. 前幾年, 早餐下午茶餐有的一餐 15 20 港幣就可以搞定, 近年物價上漲許多, 在名氣大些的茶餐廳可能都要 25 港幣左右, 但平均來說還是比吃午晚餐便宜, 所以在茶餐廳下午茶餐的時間通常也是非常擁擠.

 

 

比較有名氣的茶餐廳有香港中環蘭芳園, 翠華餐廳 (分店很多), 灣仔檀島咖啡餅店 (酥皮蛋撻皮酥餡嫩又不是太甜超好吃), 金鳳茶餐廳, 跑馬地祥興咖啡室 (據說常有明星出入), 九龍佐敦的澳洲牛奶公司, 油麻地的美都餐室等等. 蘭芳園不消說因為冠上 歷史最悠久 的大名, 除了中環上班族之外, 常有遊客慕名而去, 在門口排隊的情況經常可見. 我自己去過的幾家中, 最誇張的要算是澳洲牛奶公司.

 

 

澳洲牛奶公司位於佐敦白加士街, 從尖沙嘴九龍公園位於柯士甸道上的側門出去過馬路到對面再往彌敦道方向第二或第三條巷子裡. 它雖然不在幹道上, 但是很難錯過這家店是因為門口往往大排長龍.

 

 

最早對這家餐廳的認識是從香港餐飲食評網頁 開飯喇” – openrice 上看到的. 它經常在全香港好評最多的食肆排行榜榜首. 去年有一次和老爺在附近吃了一頓非常失望的 (仿) 炒福建麵, 不經意走到這條巷子中抬頭看到澳洲牛奶公司的大招牌, 想說它名氣那麼大, 去吃個甜品彌補一下吃到難吃晚飯的那種難過. 我們吃的是它有名的杏仁燉雞蛋跟鮮奶燉蛋白. 濃濃奶香雪白的燉蛋白跟杏仁清香鵝黃的燉雞蛋, 不只顏色好看, 入口即化, 齒頰留香, 夏天吃凍的冬天吃熱的, 真是又清爽又滋補的小食. 之後有機會經過附近便會進去光顧一下.

 

 

我所謂的誇張, 是指在這裡店面之小, 用人之多, 客人用餐速度之快, 輪轉率之高, 但門外還可以經常是大排長龍. 週日一早老爺難得願意出門吃早點, 我想就去澳洲牛奶吧, 之後還可以在九龍公園散步曬太陽. 近十點到門口已經排了十人左右. 大概三分鐘以後得以入店. 門口的接待往裡面吆喝, 裡面跑堂的便舉手示意來客要往哪個方向走坐哪一桌. 店面不包括開放式做飲料煎蛋廚房跟後面看不到的洗碗跟其他項目的廚房區域大概七八百呎吧 (大約六七十平方米或二十坪), 共有編號 26 張的桌子跟卡座, 小方桌多半坐四人卡座兩人四人都有, 也就是說滿座的狀況下客人大概一百人出頭. 在開放式廚房弄茶水煎蛋的大概就有五個人, 後面廚房我看到的有三個, 跑外場的服務生大概十來個, 清一色男性, 而且老爺說個個看來都散發出一種不像一般跑堂的, 有點像黑道大哥或小弟的味道. 在網路上因為査不到更多有關這家茶餐廳的資料因此無法得知是否真的有黑道勢力支持.

 

 

跑堂的身穿多半已經有點油膩的白上衣, 因為點餐完就把筆插回口袋裡, 每個人胸前口袋上方都是一大片藍色原子筆的墨跡, 看來有點好笑. 等客人入座, 跑堂先給每人一杯熱水, 在香港茶餐廳這杯水通常是洗餐具用的不是拿來喝的, 以前我爲了表示入境隨俗也會跟著這麼做, 後來省掉這道手續是因為我想那水杯或那杯水也不見得會更乾淨. 每個桌上的玻璃面板下都已經壓好菜單, 單點項目價錢特餐組合價錢一目了然. 來客就座後選擇好即可招來跑堂下單. 對澳洲牛奶服務有微詞的客人多半覺得跑堂態度很差, 要是你不快一點下單支支吾吾或問東問西, 跑堂的不會掩飾不耐煩的態度, 好像你不先想好要吃什麼是種過錯.

 

 

看到為數也不算少的這類食評, 很怕被跑堂罵, 我們很清楚說要 A , 蛋用炒的不是煎的, 飲料餐後才點. 澳洲牛奶不同其他茶餐廳的一個地方是全日供應茶餐, A 餐除了最廣受好評的炒蛋外加一片厚片奶油土司, 還有一湯盤的火腿絲通心粉. 我其實不大明白為何香港人那麼喜愛通心粉, 出前一丁及公仔麵. 一般茶餐廳供應的通心粉湯可能就像白水加味精, 網上許多人對於澳洲牛奶的通心粉湯頭有如濃濃的雞湯讚不絕口. 我因為從來不吃這類麵點無法比較. 下單後大概 30 秒通心粉就上桌了. 這裡的通心粉煮得軟硬適中, 鹹淡剛好, 不至於像濃郁雞湯不過還可以啦. 粉吃到一半, 厚片土司加炒蛋也送來了. 金黃色的土司烤得外脆內軟, 塗上一層奶油, 土司才不至於太乾, 炒蛋確實不錯, 不太水也不太乾, 生熟適度, 火候恰到好處. 等老爺掃光盤中食物, 跑堂的收走餐盤順便下單點飲料. 待我也吃完餐盤收走後飲料就上來了. 奶茶自然是香濃不澀, 對老爺而言, 咖啡裡加了太多奶水以致掩蓋了咖啡的味道, 下次要記得點黑咖啡才行.

 

 

飲料喝到一半, 跑堂的會把用餐的費用寫在一張小紙上放在桌上供客人待會兒去櫃檯結帳用. 寫了費用單的座位也理所當然被認為客人 馬上 會離開, 跑堂會請在外面等待的下一輪客人站在座位旁邊等候. 這樣一來在座的人很難悠閒地繼續聊天或慢慢啜飲, 往往速速解決杯中物站起來走人. 我們去過幾次, 只吃燉蛋燉奶通常從坐下到離開不到十分鐘, 這次用餐前後也不過不到十五分鐘. 想像一下, 每一個座位平均十五分鐘會有一輪新的客人入座, 早上七點半營業到晚上十一點, 小小店面裡, 通常坐滿一百來個客人, 加上十幾個跑堂, 還有十幾個人站在座位旁邊等著輪替的那種人聲鼎沸的擁擠畫面.

 

 

客人看得出除了本地人之外也有許多外籍人士, 不論是觀光客或是居民, 來到澳洲牛奶公司用餐已經不只是吃東西, 而像到一個旅遊景點般的經驗. 下次來香港, 別忘了去親身體驗那種在熱鬧吵雜擁擠港式茶餐廳快速用餐的特殊風味.

15:07 發表於 東方之珠 | 永久網址 | 留言 (2)

2009年01月09日

甘願

很久沒有寫東西了.

除了因為自去年十二月中因為老爺休假兩人東奔西跑了一陣子, 沒有時間好好坐下來之外, 假期中某些事情也讓心情與思緒翻騰不安, 無法靜下心感受週邊事物去發掘可寫之事. 與其說腦袋空空不知寫什麼不如說腦袋塞爆卻沒有條理不知怎麼寫. 只能隨意把一些不甚有關聯的想法寫出來, 看看自己能不能慢慢理出頭緒來.

 

前陣子跟朋友 C 見面時談到以前戀愛史. C 說以前她有一任男友在大陸工作, 兩三個月才休假回台一次, 這段關係最後無法善終, 不能說遠距離戀愛都不能成功, 我覺得是因為 不甘願 . 當然啦, 我對人際關係基本的理解是, 每一種人際關係, 不論是親子, 手足, 夫妻, 朋友等等, 一個對等關係中的兩個人如何相處, 是這個關係以外的任何第三者都無法置評的, 第三者再怎麼參與這兩人的生活都畢竟不是當事人, 很難根據當事人的個性去反映兩個人在某個事件中的做法或感受是對是錯, 第三者也因此不該妄下斷語. 我不想評論對錯, 該說是藉故事做一般性的思考吧.

 

C , 男友工作時在台灣的大小瑣事諸如水電電話費帳單啦, 汽車保養修護啦, 銀行往來啦等等都由她來處理, 相對來說, C 日常生活中大小事情都要在沒有男友支持陪伴下獨自面對, 喜怒哀樂不僅沒有男友分享, 還要承擔對男友的義務處理事情. 一旦男友放假回台的那一週, C 得把那一週的時間完全空出來陪男友, 如果這一週相處的時間裡有任何哪怕只是小小的摩擦, C 便會火冒三丈, 覺得對男友付出已經夠多了 -- 不僅幫你做這做那這週完全重新安排自己的活動空下來陪你 -- 男友怎能如此不知感恩, 怎麼 有資格 有什麼意見, 怎麼不多順從她的意思一點. 我想那男友外地工作數月好不容易休假回台, 卻老是要去面對一個易怒愛發脾氣的女友, 可能也覺得不好過吧. 時間久了, 爭執多了, 關係自然也維持不下去了.

 

不僅從 C 口中, 其實常常聽到有人說 我為什麼要...”, 我想, 當你會去 比 較 誰付出得比較多, 意思是, 當你會 計 較 為什麼你要付出得比較多的時候, 你對對方的感情就已經變質了. 也就是剛剛一言以蔽之的 不甘願”. “不甘願 是人際關係的毒藥. 付出是義務或責任嗎? 父母給小孩飯吃讓他們受教育是責任, 因為小孩不是自己選擇而是被製造被生出來的, 成家後夫妻各有各的義務, 國民有國民應盡的義務, 而付出是意願.

 

我常對人也對自己說, 做人要甘願. 成年人, 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不是心甘情願的事就不要勉強自己做. 當然, 一般人只要有付出便會有期望, 為什麼不甘願也往往是因為自認為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對方 對等 的回報, 這個我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從結果來看, 不願明白告訴對方 我不想這麼做 而勉強自己做一些不甘心做的事, 做得不甘願心裡積怨, 長久下來, 積怨在各種小摩擦中用各種不同的面貌發洩出來, 對方雖然知道你不爽但不一定知道你為何不爽, 關係可能也不能維持太久. 如果一開始就拒絕對方說 我並不想幫你做這些事”, “我不想付出那麼多 可能得到的結果是, , 對方了解你不想這麼做, 他也沒權力勉強你, 你們關係可以維持, 兩人都沒有不好的感覺. , 對方不諒解你, 認為你該付出多一點卻沒有, 關係破裂, 但這只是對方感受不好 (而且這種感受不好沒有合理性), 你省掉那種長久付出沒得到回報的心酸. 不管從過程或結果來看, 除了要甘願, 直說也很重要, 不要認為男友 應該 知道你平日幫他處理多少事情也 應該 知道你發脾氣是因為你覺得付出沒有相對的回報.

 

不久前受朋友託幫她辦一件事. 我算是在有能力處理這件事的第一時間裡就去辦了, 但朋友用手機簡訊跟電話 提醒 我好幾次不要忘了去辦這件事. 我很氣憤她好像不信任我會去做我答應要做的事, 生了三天悶氣, 但是我想, 如果不告訴她我在生氣, 以我的個性, 氣愈久我愈無法面對一個人, 乾脆直說好了, 如果我的朋友聽不得我說這件事不能理解我為何不高興而朋友關係因此破裂, 結果跟我生悶氣太久而拒絕跟這個朋友往來是一樣的, 都是失去這個朋友, 與其我自己氣個半死她完全不知情然後感情破裂, 不如告訴她讓她不高興然後感情破裂, 所以便冒險把氣發出來, 直接告訴她我很不爽等等云云. 還好, 結果是最理想的狀況 -- 她知道這件事是她不對, 跟我道歉, 我發洩不滿以後, 情緒慢慢平復, 現在還是朋友. 我相信如果雙方都是成人, 成熟的人, 是應該可以透過直說的方式建立一種和諧相處的模式.

 

最近跟老姐閒聊時, 她說我太理性, 什麼都分析, 其實有點一語驚醒夢中人的感覺. (我還以為我很感性哩, 沒想到在大姐眼中我理性十足) 也許是長年在外生活的磨練, 感情用事在我的生活中是行不通的, 以前曾經有風花雪月傷春悲秋的歲月, 但是感覺敏銳對我的生活帶來負擔多過於好處, 我慢慢把感覺放一邊不能全部依賴感覺, 分析, 我無意間養成事事分析的習慣. 面對什麼事, 什麼人, 要怎麼做才能達到我要的結果, 在兩點之間盡量找出最短的距離連成一條線. 我分析方法分析優劣分析對錯, 不過分析對錯在人際關係中又可能不是很適用, 因為人際關係裡可能感受比對錯來得重要, 尤其對於感性的人來說. 有時對一方來說是很重要的感受, 另一方卻毫無所知. 那不表示那一方刻意忽略, 而是沒有一樣的感受罷了, 而沒有一樣的感受不見得表示你不重要, 而是個性不同罷了.

偷一句電影 “The Women” 裡的台詞來做結, “再好的人都有傷害別人的時候”, 也許就是這樣吧.

12:42 發表於 非關男女 | 永久網址 |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