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2007年10月26日

婚姻兩三事

早上上網不久, 遠在美國的 A 突然 skype 我. 一聊不小心就聊了一個小時, 把過去一兩年的八卦一次 update 完.


以前共同認識的朋友們最近好像陷入一陣離婚潮.


結婚十幾年, N 的老婆不知是不能生或是不想生, N 跟女友先生了小孩以此為由跟髮妻離了婚, 娶了原來就有一個孩子的女友, 數月前生第二胎, 兩人共三個小孩.


C 跟大他五歲的屬下結婚數年, 郎才女貌, 羨煞所有人, 孩子也好幾歲大, 卻不知怎地跟同事 D 的老婆好上了, D 去找 C 的老婆希望她能挽回和 C 的婚姻, 連帶讓 D 的婚姻恢復正常, 不料 C 的老婆卻脫軌演出跟 C 離婚, D 也離了婚, 把老婆拱手讓給 C.


R 結婚也十多年, 從來也沒聽說有什麼, 出差時總是滿嘴我老婆我兒子我女兒怎樣怎樣, 前陣子也是因為一個第三者離開老婆孩子, 老婆氣不過, 找以前共同的同事們訴苦說 R 多不負責任, 弄得 R 在公司裡常遭人白眼.


O 據說因個性不合也跟結髮幾年的老婆離婚, 孩子歸男方, 現在已有新戀情.


一大早聽一連串這種故事實在不是很陽光, 邊喝著咖啡, 聽得我胃液翻騰.


我倒不是主張勸合不勸離那種人, 只是覺得婚姻的事, 只有兩個當事人能作主, 任何第三者都沒有置喙的餘地. 真的不開心, 無法繼續共同生活, 硬把兩人綁在一起也沒什麼意義, 就算有小孩, 不幸福的父母也養不出快樂的孩子. 有小孩的話, 是分是合要考慮的因素當然多得多. 很多夫妻貌合神離, 問為什麼不乾脆分手, 多半說想給小孩一個所謂完整的有父有母的家庭.


值得玩味的是, 當初看對眼的, 共同生活了那麼久的兩個人, 究竟在什麼時候開始嫌棄疏遠對方讓第三者進入婚姻? 是因為一方太忙碌忽略自己而對外人尋求滿足? 還是因為兩人都太沉浸在自我而終究造成間隙讓他人有機可趁? 總沒有人是因為在看到第三者時馬上決定, 哦, 我決定要愛這個人然後放棄原有一切吧. 我常想如果把兩人每天的生活用錄影機錄下來, 等婚姻出問題時拿出來看, 可能會發現從哪一天開始, 兩人說話減少了, 臉上笑容不見了, 共享生活的時間降低了, 彼此漠不關心, 各過各的日子. 最近常聽到一句話, 愛的相反不是恨而是漠然, 真是至理名言.


常聽人說分手是因為個性不合, 無法溝通, 或是對方變了. 激情消失後剩下的只是瑣碎的日常生活, 要天長地久繼續平凡的日子還要過得快樂真是不容易. 個性不合可能是之前在一起時間不夠不足以發現真正個性或交往時對彼此不夠誠實, 沒有在對方面前顯露真正的個性. 朋友的一對友人交往數年才剛結婚, 但三個禮拜後就申請離婚, 因為婚後兩人意見相左時, 男方竟然抓起她的頭去撞牆… 無法溝通除了表達障礙應該多屬無心溝通, 而對方那麼快就變了, 可能他/她一直都是那樣, 怪你自己以前沒看清楚只看到你想看到的樣子. 好友 M 最近很沮喪的說, 男友在一次爭執中說他現在不比離婚前的日子好過, M 不再讓他感到快樂. 笑話, 曾幾何時我們還肩付娛樂另一半的責任? 快樂與否完全是自己的心態問題, 要期望伴侶來娛樂你, 還不如把精力用來打起精神對自己跟對伴侶好一點吧, 自己如果本來就不是快樂的人, 誰能讓你快樂起來?


有幸福的生活伴侶, 有不幸福的夫妻, 如果說有什麼放諸天下皆適用的定理, 應該是誠實吧. 誠實面對自己和面對生活的伴侶, 第三者的出現是告訴伴侶 “我不快樂” 最差勁的一種方式, 不僅完全模糊原來問題的焦點也最傷人. 慎之慎之.

20:20 發表於 發發牢騷 | 永久網址 | 留言 (2)

2007年10月14日

戲裡戲外

上 msn 本要找大姐聊天, 送出一句 “u there?” 等了好久, 突然回覆一串亂七八糟的外星人頭像, 原來是老四, 問她假期在做啥, 她說昨天剛看了部電影, 我問她喜歡哪個演員, 九歲的她竟然問, “as a person or as an actor?” 嗯, 真是美國邏輯, 一般提到這個問題, 好像很少碰到有人會把演員戲中角色跟真實世界中的演員本人分開. 我回答, as an actor 囉, 我們沒機會認識那些人的本人, 根本無從知道他們當 “人” 是甚麼樣子.


不同劇本裡, 演員化身不同角色, 看戲者的情緒隨著劇情而起伏, 對演員不自覺產生愛慕情愫或是仇恨之意, 混淆了戲劇角色與真實世界中本人的區別. 為何常聽演員說要慎選角色, 大概也是這個原因.


有些人天生長相正派, 做木工時被 George Lucas 發掘的 Harrison Ford, 看來剛毅木訥, 在 “星際大戰” 選角擔任提詞工作時被 Spielberg 相中得到 Han Solo 的角色, 從此一帆風順, 幾乎都演維護正義的正派人物, 不是英雄 (Indiana Jones), 正直警官 (Witness), 就是檢察官 (Presumed Innocent) 或醫生 (The Fugitive), 好像只有在驚悚片 What Lies Beneath 唯一一次飾演反面角色, 為了阻止婚外情真相暴露不惜溺死自己漂亮的老婆. 片子因為音效處理得當還挺恐怖的, 但 Harrison Ford 在我看來怎樣就不像壞人, 可能因為太常飾演好人, 他已經化身為那種身陷險境要靠自己機智沉著脫困但絕不會傷及無辜的人物. 不過誰知道他在真實生活裡是不是真是這樣英勇或是連看到蟑螂都會跳到櫃子上叫女友來處理的人呢?


另外一個演員, Kiefer Sutherland, 從十幾歲開始就在舞台, 大銀幕上演出, 也嘗試導演的工作, 翹翹的鼻子, 叛逆的長相像不良少年或幫派份子, 加上一些負面報導, 例如未婚妻 Julia Roberts 在婚禮前幾天甩了他跟他的好友落跑, 或是他被狗仔隊拍到外褲內褲均褪到膝蓋以下坐在酒吧裡喝酒的瘋狂照片, 還有多次酒醉開車的紀錄, 讓人覺得他就是個混混. 他的形象自 2001 年拍攝電視劇 “24” 以來大大好轉. 雖然該劇刑求的訴求與公器私用濫用引起衛道人士嚴厲的批評, 反恐探員 Jack Bauer 機智忠誠無懼的形象卻深植人心, 24 自開播以來便不斷獲得電視劇獎項的提名或獲獎, 也使 Sutherland 成為美國電視史上酬勞最高的動作演員. 現在看到他, 覺得他是超越法律約束執行正義的代表. 無奈現實生活中的演員本人在幾週前又因為酒醉駕車被逮捕, 由於是累犯, 不知法庭是否會因為他數度拯救美國免於毀滅而酌輕量刑 (哈), 或是因為公眾人物的言行舉止更不應出軌而嚴判, 要等判決才知道. Sutherland 表示寧願加重現在的處罰, 在拍攝工作寒假期間延長入獄刑期, 也希望不要妨礙下一季度 24 的拍攝, 影響劇組工作人員的生計. 不論如何, 現實生活中演員危及他人生命的酒駕行為與戲中拯救世界的英雄角色的不一致已讓影迷大大失望.


有人說, 演戲的是瘋子, 看戲的是傻子. 戲裡戲外, 真真假假, 看戲的人很自然地把演員和角色畫上等號, 忘了演員本身也只是平常人, 不像角色那麼完美. 不過, 有良好公眾形象的演員或名人, 應該少做不良示範的行為, 這是在享受名望之際該對等付出的社會責任.

2007年10月10日

小小悲傷的午後

拉了三天肚子, 病懨懨窩在家每天看超過八小時的 DVD, 看得眼珠都快掉出來,今天終於有重返健康的感覺, 下午出門想好好享受一頓美味的下午茶. 端了內容豐富的三明治, 飽滿的炸薯條與香濃港式奶茶坐定位, 開始大口大口嚼著三明治, 享受蛋, 火腿, 雞肉, 蕃茄與美乃滋混合的好滋味, 不遠處一直有很大聲的對話聲.


抬頭尋找對話的來源, 一對老夫婦, 神態看來像有八九十歲了吧, 戴著大眼鏡的老先生, 聲音很沙啞, 可能喉嚨不好說話很費勁或是自己重聽吧, 講話非常大聲, 其實不是對話, 他一個人一直說, 因為有點距離, 而且是粵語, 我不知道他在說甚麼. 移動一下視線, 他對面是他老伴, 老太太也戴著眼鏡, 頭戴軟帽, 肩上披著圍巾, 應該是要抵抗室內強勁的冷氣, 她插著鼻管, 下巴幾乎垂到胸前, 整個人縮在輪椅裡. 桌上有一杯飲料在老先生面前, 一小盤看來像炸薯塊的點心, 兩人中間坐著個菲傭, 一直講著手機.


我很少盯著人看, 不過因地利之便, 忍不住偷偷觀察他們. 老先生一直向老太太的方向說著話, 有時還帶有些手勢, 我不知道老太太究竟聽不聽得見或有沒有意識, 因為看不到她有任何反應, 半張的雙眼甚至不曾動一下, 一直講著手機的菲傭還盡職地一會兒拿紙巾擦老太太的嘴巴, 可能有口水流出來吧, 一會兒拿起叉子叉起一塊點心餵老先生.


唉. What a sight. 我突然覺得三明治乾澀得難以下嚥. 其實到那個年紀還可以活動應該高興才是. 常聽人說怕死, 我每次都想, 死可能不像要死不死那麼可怕吧. 真的死掉, 傷心的是活著的人, 怕的是想死死不了, 生命被動的被維持著, 苟延殘喘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新加坡立法准許人們在生前簽訂讓自己有尊嚴結束生命的約定, 當生命進行到一個無法自主的地步, 如果有這份協定, 所有 “多餘的” 救治行動可以被停止, 我很贊成這種做法, 不僅維護個人尊嚴, 也節省醫療資源.


可能是因為這兩天身體不適, 看的又是 “Grey’s Anatomy” - “實習醫生”, 深深體會疾病和死亡的發生是沒有條件的, 它不會只挑年老或體弱的人. 上次請老妹幫我注意我的保險費帳單是否寄來, 告訴她我在想是否要停保, 我加入保險的時候已過三十五歲, 一年保費十分可觀, 我說, 即使發現什麼重大疾病, 我可能也會放棄治療, 不知保險還有何好處, 她勸我暫時不要退保, 萬一以後我有小孩可能我的想法會改變. 不知道.


未知生, 焉知死. 生死大課題自古以來就沒有令人滿意放心的答案. 這對老夫婦讓我不禁胡思亂想一陣, 一個人在熱鬧的餐廳裡過了一個小小悲傷的午後.

23:47 發表於 胡言亂語 | 永久網址 | 留言 (0)

2007年10月04日

廣告時間 - 修正版

這兩天給樓下的威而剛廣告弄得有點心神不寧, 別想歪了, 不是那種心神不寧. 而是前兩天有機會再次搭九廣東鐵, “突然發現” 這廣告跟我記憶中的有點不同, 發出錯誤資訊讓我有點不安, 考慮是該把廣告拿下來還是做修正好.


十一晚上本來要去看煙火, 開始前半個鐘頭到了尖沙嘴才知處處人流管制, 維港邊的地鐵出口早就封閉不准進入了, 馬路中央用拒馬堵死, 過不去, 馬路上站的坐的到處是人, 只得又搭車回紅磡.


進車廂一抬頭又看到這個廣告, 藥丸邊有根大黃瓜, 好吧, 反正提到那話兒, 出現這類象形的蔬果很正常, (倒楣的黃瓜香蕉), 我 “有看沒有到”, 黃瓜完全沒在我的記憶裡留下任何痕跡, 但怎麼廣告詞都變了? 竟是, “ ‘硬’ 以置信”. 咦? 我真的不相信我記錯詞了, 但我也不信廠商會在那麼短的時間裡會推出兩種不同版本的廣告… 第一次看到那廣告就是因為 “難硬置信” 的詞句那麼遷强才會讓我印象深刻, 怎麼現在突然變了…


可能真是我記錯了, 本想歸咎年紀, 不過其實不論年紀, 人們傾向於只看得到, 只聽得到或只記得自己想要看到聽到記得的事, 這是普遍認可的心理學理論. 本想置之不理, 不過還是修正一下自己才心安一些. Sorry 啦.

10:34 發表於 小心譯譯 | 永久網址 |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