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07日
"The Moment of Truth"
香港 Star World 頻道週三晚間播放一個美國的現場節目, 叫做 “The Moment of Truth”, 在亞洲其他國家也有可能在同一時間收看到同一節目. 廣告片段讓我覺得這個節目很扯, 週三花了幾十分鐘看了一下, 想看看究竟搞什麼名堂.
每集節目邀請一位來賓 A 和他或她的幾位親友到場, A在上節目之前, 必須連接上測謊器, 回答製作單位準備的50 個問題, 接受測謊, 測謊的結果並未知會 A 本人或主持人, 所以 A 是否據實以告或是撒了謊, 只有A 和測謊器知道. 正式錄製節目時, 製作單位會從這 50 個問題之中挑出 21 題, 由主持人當著現場觀眾以及 A 的親友面前再問 A 一次, A 可以按照之前回答的答案來作答或是選擇更改答案, 因為A 並不確定他或她之前回答究竟通過測謊沒有. A 回答每個問題後, 幕後會有一個聲音告訴大家 A 有沒有說謊. 如果 A 誠實回答 21 道問題, 最後可得五十萬美金的獎金.
為了增加緊張氣氛跟節目可看性, 這 21 道問題會分為六個段落進行. 第一階段 6 個問題全部誠實回答可得一萬元, 接下來五題可得兩萬五千元, 再來 4 題, 十萬元, 接著 3 題, 二十萬元, 若是第 19, 20 兩題都還誠實回答可得三十五萬, 最後一題也說實話, 即可把五十萬元抱回家. 遊戲規則還包括, 如果贏得段落獎金, A 可以選擇隨時放棄繼續進行讓獎金落袋為安, 也可以選擇繼續, 但若在繼續進行過程中發現有不誠實的答案, 獎金歸零, 一毛錢都拿不到.
簡而言之, 節目讓人在親近的人和陌生的觀眾面前去承認一些可能從來沒有人知道的事情, 用所謂 “誠實” 來換取金錢. 但天下可沒有白吃的午餐, 製作單位準備的問題看來是針對個人生活背景而設計, 多半牽涉個人隱私道德和對 (被邀請的) 親友的觀感信任, 也就是說具有某種殺傷力的問題, 可想而知, 來賓和她或他的親友之間的關係將在眾目睽睽下被挑戰被撕裂. 為了 “保護” 受邀的親友團, 如果親友團的成員不願意聽到某個問題的答案, 各有一次按鈴要求跳題的機會.
我看的這集來賓是一個二十出頭面貌姣好波多黎各女郎, 問題就包括像 “是否刻意誤導妳母親認為妳是處女” (答是), “是否曾經寄妳的裸照給雜誌社” (答是, 看到母親臉色不佳, 她解釋, 裸露不是問題, 性才是), “是否曾在做告解時對神父說謊” (答否) 等個人誠信度的挑戰. 關於親友關係的問題則包括像 “是否放心讓妳的男友和最好的女友獨處一室” (否, 被問到是因為不信任男友或女友時, 女郎很巧妙的回答天底下唯一女人可以跟她男友獨處一室不引起她懷疑的只有她的母親. 嚴格說來, 我覺得應該只有他的母親吧), “是否曾對男友暴力相向” (是, 但是那是自衛的舉動) “是否想藉著懷孕讓現任男友娶妳” (女郎很機警想到這題跟之前誤導她母親認為她還是處女的那題相衝突, 答否過關) 等等. 她連闖兩關拿到兩萬五千元之後, 節目邀請她初戀情人到場, 問她的第 13 個問題是 “是否曾後悔跟他分手”, 女郎想了一小會兒後承認後悔. 只見現任男友坐在親友團裡如坐針氈, 臉上有如吃下顆大檸檬般酸澀. 接下來是問, “是否認為初戀男友比在座這位是更好的情人”, 女郎否認, 還好通過測謊. 拿到十萬元獎金後, 主持人一直提醒女郎見好就收拿錢走人, 十萬元也不少了, 不過女郎志在必得那五十萬美金. 第 16 題, “是否曾經為了在模特兒行業出人頭地而與人發生關係”. 女郎臉色有那麼一絲閃爍, 答否. 幕後聲音用弔人胃口的速度說, The answer is ......................... false. 現場一陣譁然, 女郎擺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不明白” 為何在這題踢到鐵板.
女郎是否說謊或被冤枉, 我想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我不清楚測謊器如何運作, 會不會即使說了實話也被解讀成謊言, 或者測謊器真的能讓所有謊言無所遁形毋枉毋縱, 不過好像有受測者曾經騙過測謊器, 謊話被當成實話. 這節目讓人與人間親密的關係向金錢低頭的出發點我覺得甚為偏頗, 比較不了解的是, 去參加的人, 如果真的不惜與親友決裂志在必富, 又怎麼還會有 false 的答案?
主持人在節目進行中有時會跟 A 的親友團說親友們現在可以更了解A, 好像這個節目還以增進來賓與親友團之間的了解為附加價值, 如果親友團對和來賓間的關係很認真, 我想聽完許多題目跟答案, 可能可以更了解但只怕也會更唾棄他或她吧. 不是 “是否後悔嫁給現在的先生” “是否曾收費與人發生性關係” 就是 “婚後是否曾經與配偶以外的人發生關係” “是否曾經和有婦之夫發生關係” 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問題. 要說節目投人愛聽八卦的心態之所好, 如果來賓是名人, 賣點可能還比較高. 我對世界另一端某個小角落的某個瓜是否跟誰上過床可沒有多大的興趣. 一個人私生活可以很亂可以偷搶拐騙, 但只要 “誠實” 以對, 可以受到金錢獎勵? 這是什麼邏輯? 不合邏輯到我其實很懷疑這些節目的真實性, 搞不好只是做戲, 那麼對所謂 “Truth” 一字就更加諷刺了.
早上看到上週末新加坡海峽時報一則新聞, 一個小司機收到警方開的一張 130 新幣的超速罰單. 該司機堅持事發時刻那輛車不是由他駕駛, 不惜出庭十次還把整個案子拱到高等法院審理, 上週高院終於結案, 判決他不是違規駕駛人, 無須支付那 130SGD 的超速罰單. 為打這個官司, 這位老兄不惜花費一年的時間和 12,000新幣. 值得嗎? 不違規的清譽顯然對這位老兄很重要, 還自己一個清白花鉅資也值得. 相對而言, The Moment of Truth 的來賓 “贏了錢, 輸了全世界又如何” 的存心實在不值得鼓勵.
留言
--> 真是有點長的發表文呢,修改一下
個人發現 出社會後,white lies 層出不窮,不管善意&惡意,身邊充斥著不成文潛規則的灰色世界 ~ 因此妳會覺得主角如果要賺大錢(ㄧ直往下柪),為何還要擔心撕破臉,但我解讀此段的大致觀點是 來賓可能
a. 被串通好 .. (一切盡在不言中) 觀眾就是白老鼠,檢視收視率用
b. 也可能是她一心想賺錢(under low risk) ~ 簡單說,就是魚與熊掌想兼得,或是沒想到問題如此熗辣與監介,
c. 或許那時刻 人們都騙不了自己最深沉的自己,稍一遲疑,被機器給搶了先機,測出"False" (也許是曾經經過無數次欺騙測謊器 卻忽然腦子空白、停止運作 ..then .. )
d. 純粹想出名 ~ 不想付出如此昂貴的關係破裂代價 !!
以上淺談,
發表人: G男 | 2008年10月13日
The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