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8月27日
大阪京都七日遊 -- 二
Day 3 京都 – 京都駅, 西本願寺, 東寺
大阪到京都比到奈良更近, JR 新快速車次約 23 分鐘即達.
京都駅啟用於 1876 年 9 月 (1876, 沒寫錯), 現有的新大廈 Kyoto Station Building在 1997 年開業, 十分新穎漂亮, 它的現代化在濃厚文化氣息的古都中算是一大異數, 京都人對該車站有著文化保育及現代發展兩難全的心理掙扎, 據說本來要建百米高大樓, 經景觀保護論爭後折衷成現有 16 層樓 60 米的高度, 東西延伸達 470 米的寬度, 京都駅分為東西中三區. 不像大阪駅因為乘載飽和, 新幹線都移到新大阪車站, 在京都駅能搭乘的包括東海旅客鐵道, 西日本旅客鐵道, 近鐵, 地鐵以及東海道新幹線. 複雜迷惑度比大阪駅有過之而無不及.
京都駅本身即是觀光景點. 東洋西洋餐廳林立, 手信土產店齊聚, 服裝店, 麵包店, 便利超市, 旅館 (Hotel Granvia Kyoto), 京都劇場, 美術館, 手塚治虫動畫專門店, 地下購物街 Porta 和伊勢丹百貨, 從烏丸中央口進入站在中區中央, 西區有手扶梯 (不是廂型電梯) 直通 11 樓, 有點像香港中環半山手扶梯的結構, 一段接一段向前向上, 不須像在百貨公司搭電梯上了一樓層要轉身面向另一個方向往上, (伊勢丹裡的電梯也一樣, 建物的深度驚人) 向上延伸的階梯讓大堂內部呈現倒三角形的空間, 在第四五層左右還有小舞台, 提供表演活動絕佳的場地, 十樓的空中路徑可以眺望京都市景, 有機會到京都駅千萬要多花一點時間欣賞這應有盡有超現代的車站. 大車站都有 “觀光案內所”, 可以免費拿到當地觀光地圖和旅遊資訊, 也有專人解答觀光相關的問題. 到一地車站, 先找觀光案內所拿些資料準沒錯.
到京都還不到 11 點, 決定先到旅館寄存行李再出來. 我們在網上訂的是 Westin Miyako Kyoto, 位於地鐵東西線蹴上站. 手邊的旅遊全供略對於京都室內交通介紹篇幅長達八頁, 什麼市內優惠一日乘車券, 市巴士一日券, 市營地鐵一日券, 京都觀光一日二日券, 交通儲值券等等, 有夠不清楚. 我們計畫下午先利用地鐵一日券到地鐵可達的景點參觀. 好不容易找到地鐵線買了地鐵一日券. 辦好入住手續再度回到車站找飯吃.
京都駅裡餐廳非常多, 地面, 一樓, the Cube 和 Porta 地下購物街都有, 伊勢丹十樓還有拉麵小路, 大部分餐廳在櫥窗裡有食物的樣本及價錢, 東看西看選了家東京風鰻料理餐廳江戶川, 點了擺在門口的樣品鰻魚飯套餐, 餐盤裡大小九碟, 黑白花小碟上是包三文魚的蛋捲切片加一削得像花似的藕片綴以兩片嫩綠楓葉 (光這一碟就白綠紅黃黑五色俱全), 紅色小碗黑海帶漬, 漆器盤包括兩隻炸蝦一片炸海苔和一段炸青椒的天婦羅, 一碟白蘿蔔泥一小碗深棕色天婦羅醬汁, 透明碗裡是半熟水煮蛋泡在枸杞柴魚汁佐以一筷子份量的冷麵, 一小碟黃蘿蔔配紫胡瓜漬, 陶碗鰻魚飯, 好看又好吃, 日本料理是一種視覺味覺的宴饗. 1350 円的價格也算合理.
餐廳附近有個, 不能叫做噴水池, 叫噴水幕吧, 一條條很細的水柱組成的水幕從上往下流, 然後開始有不同的變化, 這水幕設計得很棒, 可以看到星星一顆顆, 圓環, 腳丫子, 五重塔從天而降, 還有英日文字眼, 有點像走馬燈的形式, 不過是水取代了屏幕. 頗為神奇, 許多人看得目瞪口呆.
京都寺廟多如牛毛, 聽友人說看得煩到都想縮短行程了. 我們並非研究建築或歷史, 如果沒事先準備好背景資料只看外觀看熱鬧, 看一座廟跟看十座可能差不多, 擇其代表性看之即可不必一網打盡. 觀光案內所拿到的旅遊地圖標出西本願寺和東寺兩處為世界文化遺產, 那就這兩座寺先吧.
西本願寺原名淨土真宗本願寺派本山西本願寺, 和數條街道外的真宗大谷派本山東本願寺俗稱東本願寺遙遙相望. 東本願寺現址為十九世紀末所重建, 不像西本願寺建於 13 世紀, 16 世紀遷移到現址. 東西本願寺各有阿彌陀堂和御影堂, 只是排列位置正好相反.
從京都駅步行約 15 分鐘即達西本願寺, 只是這季節不幸的是天氣真的太熱了, 一離開冷氣間十分鐘我就汗流浹背, 內衣幾乎一整天都是濕的, 外衣是濕了乾乾了濕, 非常不舒服. 感覺像走了一世紀才到西本願寺. 日本寺廟給人寧靜平和感. 庭園中左右各有一棵巨大銀杏樹, 據說樹齡超過四百年, 分枝得用 T 型大木架支撐著, 樹形優美帶靈氣, 甚至有傳說西本願寺曾經失火靠著銀杏樹枝頭噴出水柱滅火的故事. 御影堂為全世界現存最大的木造建築. 進寺參拜前要脫鞋, 大堂裡正好有誦經儀式, 遊客或跪或坐在塌塌米上膜拜或欣賞, 燈光昏暗氣氛肅穆. 大堂走廊古意盎然的木質地板光可鑑人, 深棕色門板上菊花團草雕飾和黃澄澄的飾片構成美麗的圖案. 後來才知西本願寺內還有表現桃山藝術極致的唐門, 白黑書院, 北能舞台, 飛雲閣等均為日本國寶級建築. 可惜這次沒看到, 留待下次.
從西本願寺步行一二十分鐘就可以到東寺. 建於西元八世紀的東寺內的五重塔, 於十七世紀重建, 是京都的象徵也是日本現存最高木造古塔, 高 55 米, 不用一釘一鐵. 東寺本堂金堂是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稱霸日本前後約三十年的安土桃山時代代表建築, 桃山時代藝術風格應該要很華麗, 但全木色金堂古樸沉穩, 倒是旁邊的講堂白牆淺橘紅木柱比較亮眼一點. 東寺的庭園有荷花池, 適合春夏秋冬各季欣賞的樹種, 小橋流水十分雅緻, 在裡面散步也很舒服 (如果不是那麼熱…) 大多數人到日本都是春天賞櫻, 秋天賞楓或冬天賞雪. 夏天到處綠油油的大概跟許多人想像中日本的畫面不大相同. 綠油油讓城市生氣盎然, 自有一番風味, 如果不那麼熱就更好啦.
當晚本來要再去看 “大文字五山送火祭”, 是京都在 8/16 當晚舉辦的類似送走祖先靈魂的火祭, 晚上八時整開始在京都盆地周圍五座山半山上用篝火燒出有些筆劃超過 120 米長的大型 “大” 字, 反過來的左 “大” 字, “妙” 字, “法” 字, 船型及鳥居型符號的祭典, 但是白天實在晒得太累了, 也就作罷.
09:16 發表於 Around the World | 永久網址 | 留言 (0)
The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