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2009年12月16日

恐懼及其他

yipes.jpg搬新家一晃眼也超過半年了. 每天進進出出, 總覺得應該有很多東西可以寫. 光是餐廳大概就寫不完了. 以後慢慢介紹.

 

這一帶算是旅遊路線, 家旁邊是香港醫學博物館, 往下走個三百公尺是文武廟, 文武廟前一條大街是荷李活道, 古玩古董藝廊特色小店街, 隔壁小巷走個五百公尺便是大名鼎鼎的蘇活美食區, 中西特色餐廳酒吧林立, 再往前一點則是半山手扶梯, 向下通中環金融區和蘭桂坊, 向上通半山和山頂, 有陣子每天順著半山扶梯走到舊山頂道爬上太平山頂繞凌霄閣一圈下山回家正好是一個半小時.

 

朝西大約也是三百公尺遠之外則是東華醫院. 所以這一帶還有個另外一個特色就是棺材店特多. 荷李活道靠近上環方向的段落便有好幾家聚集.

 

記得前一陣子看到台灣某條社會新聞說可能因結怨人士報復, 將許多具棺材放置在某大樓樓下, 害路過小學生晚上睡覺做惡夢. 不只小孩, 我想就算大人也不大愛看到這種大木盒.

 

文武廟旁便有一間棺材店. 簡單乾淨的招牌, 明亮的落地窗, 頭一次走到附近還想說, 什麼店開在巷子裡, 公寓底層, 弄得這麼雅緻. 走到門口一瞧, 被樓梯間隔開的兩間店面, 一間擺放西式一間擺放中式棺木, 各有十來具. 當場悚然一驚, 感覺瞳孔一下縮小放大, 眼前一暗一亮, 低頭快步走過, 默念升官發財升官發財, 記得幾年前看到年節小飾品有棺材這一樣, 心想怎麼這麼觸霉頭, 後來才知是取升 之諧音. 以後每次從這家店前走過便默念數遍. 好像這樣可以沖淡不祥之感.

 

這種恐懼不知從何而來. 不過就是六片木板組成的大盒子. 其實我從沒細看, 不過西式棺木方方正正, 感覺沒有中式前端突起那麼怵目驚心, 顏色不如黃色調的中式那麼嚇人, 加了襯裡感覺也比中式的舒服一點 (). 可能是怕自己躺在裡面的封閉感 (當然啦, 該躺進去時, 是不會有什麼感覺的), 可能是怕親友躺在裡面天人永隔的事實, 也可能是怕鬼故事裡殭屍都從棺材裡爬出來的描述, 人人有朝一日都會用到此物, 卻害怕正視它的存在, 視它為晦氣不祥. 有點可笑吧.

 

前幾週翻譯到一部名為 一級恐懼 的自然科學影片 (“Primal Fear”) 就提到說與生俱來的恐懼讓人類在面臨侵略者時產生 戰或逃 反應 (“fight or flight”) 得以生存至今, 人類對於溺水, 被火燒死, 或是被活埋, 都有著根深蒂固的恐懼. 古代火刑水刑就是利用這種恐懼令人心生畏懼不敢做壞事. 而以前醫學技術不發達, 無法用科學方式鑑定生死, 許多重症病患因為呼吸心跳極為微弱, 往往被當成已經往生而遭活活埋葬, 在地下受盡折磨之後真正死去, 就連美國華盛頓總統也懼怕活埋在臨死前囑咐秘書, 一定要等他 死後 兩天以上才可以下葬. 後來有一些棺材問世, 帶有能通氣或是能與地面陽界聯繫的裝置. 片子裡也介紹在一次活動裡, 12 位來自美加人士, 為克服被活埋的恐懼, 仿照古印地安習俗, 自掘墳墓, 自願躺進能通氣並有錄影設備的棺材, 被埋進地下一整夜. 即使自願, 知道自己安全, 知道會有人把自己挖出來, 多數人仍說當蓋上最後一片木板泥土轟天蓋地而下與世隔絕之際, 心中立刻產生無以名狀的恐懼, 也有人終夜敲打棺木喊叫要出來, 叫聲淒濿.

 

這片子還解答了為什麼人會怕老鼠. 讓我恍然大悟. 人腦中主宰情緒反應恐懼記憶的杏仁核體, 讓人類面臨恐懼時產生一連串的生理反應, 例如說, 血液集中到四肢準備戰鬥或逃生, 瞳孔放大好聚焦在眼前的威脅上等等. 另一方面, 歷史演化讓人類已經習慣白天的生活, 夜間成了是生理上通常須要休息比較脆弱的時刻, 由於戰鬥力不足, 因此對夜行動物自然衍生出恐懼感. 難怪. 我常自嘲大概看到鬼也不像看到老鼠那麼怕, 大概因為自己是早起的鳥, morning person. 照這說法, 晚睡晚起的人應該比較不怕老鼠囉? 沒研究, 這可就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