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2007年12月12日

Facebook

89b8ce923e7f8136619fcab60fefd19b.gif 兩個月前一個朋友邀我加入 Facebook. 啥? 沒聽過! Google 了一下才知這 Facebook 還小有來頭. 某評論甚至說住在北美洲的人如果不曾聽過或不是 Facebook 的用戶, 那他要不是年逾四十就是太~太~太~太~~落伍啦... 為了不要讓人認出我已經超過四十 (:P), 趕緊註冊, 在全球數千萬的用戶名冊添上一筆.


2004 年二月份哈佛學生 Mark Zuckerberg 與友人共同創立 The Facebook, 本來只是針對哈佛的學生, 讓校園新鮮人能認識學校其他的成員一種類似 “花名冊” 的網頁. 不久擴張到其他長春藤聯盟的名校和全球其他大學, 慢慢發展到 2006 年九月起, 任何能提供有效電郵地址和基本資料十三歲以上的個人或團體即可註冊加入用戶. 網頁開放給社會大眾後到今年九月的一年間, 該網站在美國網站使用率排名從六十上升到全美第七, 也成為僅次於 MySpace 的第二大交友網.


以使用人數計算, 該網站使用前十名的國家為美國, 加拿大, 英國, 澳洲, 土耳其, 瑞典, 挪威, 南非, 法國和香港. 截至今年十二月初全球超共有五千七百萬用戶 (主要用戶還是大學生), 以平均每天二十五萬新用戶來計算, 預計在年底前用戶可打破六千萬大關. 用戶可以免費使用該網站, 其主要收入來自廣告. 網站於 2005 年改名 Facebook, 並大幅改革提高頁面用戶使用友好性, 今年十月份微軟以兩億四千萬美元收購其 1.6% 的股份, 創辦人因想保持獨立, 完全易主的可能性不大.


Facebook 的應用, 除了個人基本資料, 用戶可以上傳照片 (每天約八百五十萬張照片上傳, 已經超越有些專門分享照片的網站 如 flickr), 視訊, 告知自己的狀態 (我正在工作, 在家, 跟家人在一起...), 下載音樂 (與蘋果 iTune 合作), 部落格, 留言板, 短信, 也可查看 “市場” (目前免費的分類廣告, 供求雙方均可發布二手貨買賣, 租房, 工作找人或人找工作等相關廣告), 藉著 “活動訊息” 可告知朋友計畫進行的活動.


朋友間網上互動還有個有趣的應用叫 “捅” - poke, 這 poke 原本是一種打招呼的方式, 用戶可以捅一捅朋友, 朋友也可回捅, poke 來 poke 去互打捅人仗. 不過有群人把這個 “捅” 解釋成有性暗示的意味, 捅來捅去乾脆不如去做愛做的事... 從 poke 慢慢衍生出其他的打招呼方式, 簡稱 “X me“, 這 X 可以是任何其他行為如擁抱, high five, 輕拍, 吻, 微笑等... 應景的動作還有丟雪球, 堆雪人等.


今年五月份起, Facebook 推出開放平台, 讓第三方程式設計師能依據 Facebook 的應用開發相關的應用程序. 像跟旅遊有關的 “Cities I’ve Visited”, 不只可以在世界地圖上標出用戶曾經去過的地點, 最喜歡的城市, 還可以提供自己的旅遊經驗作為別人的參考. 百視達推出的 “Movie Clique”, 可以選出用戶曾經看過的電影, 評分, 寫影評, 推薦朋友看電影等. “Fun Wall” 比 Facebook 本身的留言板 Wall 多了可以手寫, 畫畫, 貼照片或是視訊的功能. “Hatching Gift”, “Growing Gift” 供用戶贈送免費禮物給朋友. 其他還有遊戲, 猜謎等. 截至十二月初共有一萬種不同的應用供選擇.


如同其他任何網路活動, 加入 Facebook 自然也有個人資料外洩風險. 雖說使用條款上言明該網頁僅供個人, 非商業用途使用, 但高中, 大學甚至地方警察都曾利用 Facebook 的資料調查個別的用戶, 尤其是未成年飲酒或其他非法行為如吸大麻等. 有些校警也是因為從學生用戶的 “活動” 得知某些派對的進行而去突擊檢查. 有的學生因為在 Facebook 上發表種族歧視及歧視同性戀的言論遭受處分, 也有發表對特定人士憎恨或威脅的言語而被調查的. 我想也是用戶腦筋不夠清楚, 網路無國界, 哪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保密的, 也活該被抓到. 前幾天在美國一個十五歲的少女上自己的網頁貼了自己的裸照, 被以私藏未成年人色情圖片及戀童罪名被逮捕. 新加坡幾年前就有部落格主因為種族歧視言論被起訴判刑. 可能用戶會認為, 只要我喜歡為什麼不可以在私人的空間擁有完全的自由. 言論自由牽涉到更深層的問題, 不在此作探討.


Facebook 於今年十一月間推出一個新的廣告系統 Beacon, Facebook 成員在友站 (如 eBay, Blockbuster, Travelocity 等) 的活動, 例如購物清單, 會被 Beacon 當作會員最新動態自動傳送給該會員的朋友們. 此舉引起宣然大波, 遭到抗議後, Facebook 立即加入一個選擇功能, 讓會員自己決定是否願意將自己活動透露給友人, 創辦人兼 CEO Zuckerberg 也趕緊在 Facebook 部落格中向用戶道歉. 雖然做了補救措施, 但資料保密性仍是用戶須承擔的一種風險.


Facebook 也並不是處處受歡迎, 敘利亞政府因用戶散佈鼓吹攻擊政府的言論而在十一月份下令禁止該網站. 美國新墨西哥大學, 澳洲新南威爾斯和加拿大渥太華的公家組織都曾以不同的理由禁止該組織成員登錄該網站. 不論如何, 不想被譏為落伍的人還是可以玩玩, 看現在很多年輕人究竟在搞些什麼.

The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