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2月16日
種族主義為環境造成
小孩偏好跟自己一樣膚色的人種
在三個月大的時候, 小孩就可以清楚地辨認人們有著跟自己一樣或不一樣的膚色. 白種人小孩偏好白膚色, 黑人小孩偏好黑膚色 – 這是習慣使然.
Yair Bar-Haim 以及同事的這項研究報告結果第一眼看起來好像是說小孩子是天生的種族主義者. “對自己相同膚色的偏好在三個月大時已經顯現”, 這位心理學家以及他的研究小組在最新一期 “心理學”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2卷, 第 159頁) 雜誌上如是說.
再看一遍後發現情況比看起來要複雜的多: 雖然白種人小孩明顯偏好白人的照片, 而黑人的小孩較愛觀看黑膚色的臉孔. 但這種區別只顯現於那些長期跟自己相同膚色人種相處的小孩身上. 那些在生活週遭同時可密切接觸兩種人種的小孩則對於自己的膚色沒有偏好. 多文化, 至少多種族的共同生活多少可防止出現於幼兒期潛在的種族主義.
在這項研究中, Bar-Haim 以及同僚使用一種研究幼童行為常用的方法: 他們以三歲大幼童觀看特定圖片的時間長短作為依據. 這種方法的邏輯是, 當同時間顯示的兩張相片其中一張被觀看得較久, 即表示該相片較受到偏好. 這些幼童坐在他們母親的大腿上觀看前方手提電腦螢幕上顯示的一張歐洲人以及一張伊索匹亞男人或女人的照片. 這些照片的美醜事先經過以色列及伊索匹亞成年人的篩選, 以避免受測幼童較受到漂亮照片的吸引. 研究者躲在可從後方觀察的鏡子後觀察幼童目光與照片的接觸並紀錄時間長短.
十二個受測幼童來自以色列白人家庭, 還有十二個幼童, 父母都是伊索匹亞人, 正等著移民到以色列, 另外十二個幼童也有著伊索匹亞的父母, 但他們生活在以色列的移民中心. 在那裡有機會經常接觸白色及黑色人種.
研究結果顯示: 白人幼童花較長時間凝視白人臉孔, 而黑人小孩偏好黑色面孔. 只有在移民中心生活的孩子們較為中立: 他們花同樣長的時間在兩種不同的照片上. 對自己膚色的偏好 “只出現在那些周圍大多是單一族群的幼童身上”, 研究學者表示. 他們並引述另一項研究的結果說, 根據研究結果, 一對韓國夫妻認養的白人小孩可能對於歐洲面孔比韓國面孔更加能夠辨識.
看來, 只有極少數例子是由於基因造成先天對膚色的偏好. 更重要的是環境.
cis
譯自 www.spiegel.de Feb. 15, 2006, Wissenschaft>Mensch & Technik, "Diskrimierung"